分析 根據A→B+C(水解反應)可以判斷A、B、C分別是酯、羧酸和醇,且由(2)可以確定B和C的結構分別為(CH3)2CHCOOH和(CH3)2CHCH2OH,A為(CH3)2CHCOOCH(CH3)CH2CH3;則D為 (CH3)2C=CH2,由D到E是取代反應,E為,E發生水解得到醇F,G為醛且含有雙鍵,可以寫出其結構為CH2=C(CH3)-CHO,發生反應⑦得到羧酸H為CH2=C(CH3)COOH,H與CH3OH得到酯I為CH2=C(CH3)-COOCH3,則J為加聚反應的產物,為
,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根據A→B+C(水解反應)可以判斷A、B、C分別是酯、羧酸和醇,且由(2)可以確定B和C的結構分別為(CH3)2CHCOOH和(CH3)2CHCH2OH,則D為 (CH3)2C=CH2,由D到E是取代反應,E為,E發生水解得到醇F,G為醛且含有雙鍵,可以寫出其結構為CH2=C(CH3)-CHO,發生反應⑦得到羧酸H為CH2=C(CH3)COOH,H與CH3OH得到酯I為CH2=C(CH3)-COOCH3,則J為加聚反應的產物,為
,
(1)通過以上分析知,①是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③是消去反應,
故答案為: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消去反應;
(2)通過以上分析知,C為(CH3)2CHCH2OH,其名稱是2-甲基-1-丙醇,A為(CH3)2CHCOOCH(CH3)CH2CH3,故答案為:2-甲基-1-丙醇;(CH3)2CHCOOCH(CH3)CH2CH3;
(3)由以上分析可知G為CH2=C(CH3)-CHO,⑨的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4)H為CH2=C(CH3)COOH,H同分異構體中含有“”結構的鏈狀化合物,可能是CH2=CHCH2COOH、CH3CH=CHCOOH、CH2=CHCOOCH3、CH3COOCH=CH2、HCOOCH=CHCH3、HCOOCH2CH=CH2、
HCOOC(CH3)=CH2,所以有7種;
其中同分異構體符合下列條件:
(Ⅰ)能發生水解反應說明含有酯基;
(Ⅱ)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含有碳碳雙鍵;
(Ⅲ)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含有醛基,為甲酸酯;
(Ⅳ)核磁共振氫譜峰面積之比為3:2:1,說明有3種氫原子,且氫原子個數之比為3:2:1,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為HCOOC(CH3)=CH2,
故答案為:7;HCOOC(CH3)=CH2.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斷能力,根據圖中反應條件結合分子式進行推斷,正確推斷各物質結構簡式是解本題關鍵,難點是(4)題同分異構體種類判斷,注意:甲酸酯能發生銀鏡反應,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min 濃度/mol/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0 | 0.68 | 0.50 | 0.50 | 0.60 | 0.60 |
N2 | 0 | 0.16 | 0.25 | 0.25 | 0.30 | 0.30 |
CO2 | 0 | 0.16 | 0.25 | 0.25 | 0.30 | 0.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反應時間/min | n(CO)/mol | H2O/mol |
0 | 1.20 | 0.60 |
t1 | 0.80 | |
t2 | 0.20 |
A. | 反應在t1min內的平均速率為v(H2)=$\frac{0.40}{{t}_{1}}$mol•L-1•min-1 | |
B.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H2O,到達平衡時n(CO2)=0.30mol | |
C. | 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轉化率增大,H2O的體積分數增大 | |
D. | 溫度升高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為0.64,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烷是最簡單的烴,其含碳量最高 | |
B. | 烷烴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和H2O的物質的量相等 | |
C. | 苯不能與氫氣加成,說明苯不具備單雙建交替結構 | |
D. | 任何烯烴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和H2O的物質的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②中曲線表示反應2SO2(g)+O2(g)═2SO3(g);△H<0 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變化 | |
B. | 圖①表示25℃時,用0.1mol•L-1鹽酸滴定20mL 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酸體積的變化 | |
C. | 圖③表示10mL 0.01mol•L-1 KMnO4 酸性溶液與過量的0.1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時,n(Mn2+) 隨時間的變化 | |
D. | 圖④中a、b曲線分別表示反應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