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生研究小組欲探究CuSO4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產生的藍綠色沉淀組成,小組進行下列實驗探究。
【提出假設】
假設1:沉淀為Cu(OH)2;
假設2:所得沉淀為_ __;
假設3:所得沉淀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可表示為nCu(OH)2·mCuCO3]。
【查閱資料】無論是哪一種沉淀受熱均易分解(假設均不含結晶水)。
【物質成分探究】
步驟1:將所得懸濁液過濾,用蒸餾水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洗滌;
步驟2:甲同學取一定量所得固體,用氣密性良好的如圖裝置(夾持儀器未畫出)進行定性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2中的沉淀是為 。
(2)假設1中沉淀為Cu(OH)2的理論依據是 。
(3)無水乙醇洗滌的目的___ 。
(4)若反應后A中藍綠色固體變黑,C中無明顯現象,證明假設__________(填寫序號)成立。
(5)乙同學認為只要將上圖中B裝置的試劑改用___________試劑后,便
可驗證上述所有假設。
(6)乙同學更換B試劑后驗證假設3成立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7)在假設3成立的前提下,某同學考慮用Ba(OH)2代替Ca(OH)2,測定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若所取藍綠色固體質量為27.1g,實驗結束后裝置B的質量增加2.7g,C中的產生沉淀的質量為19.7g。則該藍綠色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天津市寶坻區高二11月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下列反應的反應熱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 -870.3KJ/mol
(2)C(s)+O2(g)=CO2(g) △H2 = -393.5KJ/mol
(3)H2(g)+O2(g)=H2O(l) △H3 = -285.8KJ/mol
試計算下列反應的反應熱:
2C(s)+2H2(g)+O2(g)=CH3COOH(l) ?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高三新考試大綱適應性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通過如下圖所示裝置制備Na2S2O3。
(1)裝置a中盛裝Na2SO3固體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
(2)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
(3)實驗結束后,裝置d中的溶質有NaOH、Na2CO3,還可能有________(填化學式)。
(4)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5)實驗結束后,裝置c的溶液中溶質主要是Na2S2O3,還含有Na2CO3、Na2SO3等成份。為了證明Na2CO3的存在,設計如下實驗。供選試劑:A品紅溶液;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C BaCl2溶液;D澄清石灰水;E 稀硫酸
① 取C中溶液少許,滴加足量___________(填試劑標號)。
② 將①產生的氣體依次通過________(填試劑標號〉,實驗現象和結論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階段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戊烷 、戊烯、戊醛、乙酸乙酯中同分異構體數目最少的是戊烯
B.分子式為 C5H12O 且可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的有機化合物有 8 種
C.將 2—丙醇與 NaOH 的醇溶液共熱可制備 CH3—CH=CH2
D.三種氨基酸脫水,最多可生成 6 種二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欽州市欽州港區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熱激活電池可用作火箭、導彈的工作電源。一種熱激活電池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作為電解質的無水LiCl-KCl混合物受熱熔融后,電池即可瞬間輸出電能。該電池總反應為:PbSO4+2LiCl+Ca = CaCl2+Li2SO4+Pb。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式:Ca + 2Cl--2e- = CaCl2
B.放電過程中,Li+向負極移動
C.常溫時,在正負極間接上電流表或檢流計,指針發生偏轉
D.每轉移0.1mol電子,理論上生成10.35 g 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欽州市高新區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液體中,不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是
①雞蛋白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硫酸鈉溶液 ⑤沸水中滴入飽和FeCl3溶液 ⑥肥皂水
A.②④ B.①③ C.⑤⑥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工業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釋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氣體,嚴重污染空氣。對廢氣進行脫硝、脫碳和脫硫處理可實現綠色環保、廢物利用。
Ⅰ﹒脫硝:
已知:H2的燃燒熱為285.8kJ·mol—1
N2(g)+2O2(g)=2NO2(g) ΔH=+133kJ·mol—1
H2O(g)=H2O(l) ΔH=—44kJ·mol—1
催化劑存在下,H2還原NO2生成水蒸氣和其他無毒物質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Ⅱ﹒脫碳:
向2L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6molH2,在適當的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
CO2(g)+3H2(g)CH3OH(l)+H2O(l) ΔH﹤0
⑴①該反應自發進行的條件是 (填“低溫”、“高溫”或“任意溫度”)
②下列敘述能說明此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字母)
A﹒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
B﹒CO2和H2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
C﹒CO2和H2的轉化率相等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1molCO2生成的同時有3molH—H鍵斷裂
③CO2的濃度隨時間(0~t2)變化如圖所示,在t2時將容器容積縮小一倍,t3時達到平衡,t4時降低溫度,t5時達到平衡,請畫出t2~t6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⑵改變溫度,使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中的所有物質都為氣態。起始溫度、體積相同(T1℃、2L密閉容器)。反應過程中部分數據見下表:
反應條件 | 反應時間 | CO2(mol) | H2(mol) | CH3OH(mol) | H2O(mol) |
反應Ⅰ:恒溫恒容 | 0min | 2 | 6 | 0 | 0 |
10min | 4.5 | ||||
20min | 1 | ||||
30min | 1 | ||||
反應Ⅱ:絕熱恒容 | 0min | 0 | 0 | 2 | 2 |
①達到平衡時,反應Ⅰ、Ⅱ對比:平衡常數K(Ⅰ) K(Ⅱ)(填“﹥”“﹤”或“=”)
②對反應Ⅰ,前10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CH3OH)=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30min時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1molH2O(g),則平衡 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⑶利用CO與H2可直接合成甲醇,下圖是由“甲醇—空氣”形成的綠色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示意圖,寫出以石墨為電極的電池工作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高二上月考五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綠原酸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有關綠原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式為C16H18O9
B.能與NaHCO3反應
C.能發生取代反應、氧化反應和消去反應
D.1 mol綠原酸最多與6 mol Br2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瓦斯中甲烷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4時,極易爆炸,此時甲烷與氧氣的體積比為
A.1:4 B.1:2 C.1:1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