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22.4 L乙烯中C—H鍵數為4NA
B.1 mol羥基中電子數為10NA
C.在反應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轉移的電子數為6NA
D.常溫下,1 L 0.1 mol·L-1 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數為0.2N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W的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與X、Y、Z原子的核外內層電子數相同。X的一種核素在考古時常用來鑒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業上采用液態空氣分餾方法來生產Y的單質,而Z不能形成雙原子分子。根據以上敘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上述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大小為W<X<Y<Z
B. 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總和為20
C. W與Y可形成既含極性共價鍵又含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
D. 由W與X組成的化合物的沸點總低于由W與Y組成的化合物的沸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多
B. 第二周期元素從Li到F,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 因為Na比K容易失去電子,所以Na比K的還原性強
D. O與S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屬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①液態水汽化 ②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 ③苛性鈉溶于水
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⑤生石灰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 ⑥干冰升華.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鑒定1,3-二氯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加入NaOH的溶液,加熱,冷卻后加入AgNO3溶液
B.加入NaOH溶液,加熱,冷卻后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C.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D.加蒸餾水,充分攪拌后,加入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8種物質: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環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④⑥⑦⑧
C.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烯烴與H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該烯烴的名稱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關于氟、氯、溴、碘的性質敘述錯誤的是( )
A. HF、HCl、HBr、HI穩定性逐漸減弱
B. 單質F2、Cl2、Br2、I2中,與氫氣化合最容易的是F2
C. HF、HCl、HBr、HI中酸性最強的是HF
D. 單質F2、Cl2、Br2、I2中,I2的沸點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的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 | 苯酚水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 | 溶液變澄清 | 結合H+的能力:CO32->C6H5O- |
B | 將FeSO4高溫強熱,得紅色固體,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足量BaCl2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為BaSO4和BaSO3 |
C | 將淀粉與少量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再加入銀氨溶液 | 未析出銀鏡 | 淀粉沒有水解 |
D | 2mL1mol/L的NaOH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 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紅褐色沉淀 | Ksp[Mg(OH )2]>Ksp[Fe(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