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 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單質。已知:甲+乙=丁 +辛,甲+ 丙=戊+辛;常溫下0.1 mol/L 丁溶液的pH為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二周期第VIA族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 (D) > r(C) > r(B)
C.1.0 L0. 1 mol/L戊溶液中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小于0. 1 mol
D.1 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了約6.02 X 1023個電子
D
【解析】
試題分析:首先要找突破口推斷A、B、C、D四種元素的名稱,突破口之一是“0.1 mol•L-1丁溶液的pH為13(25℃).”丁是一元強堿且其中的金屬元素在短周期,推斷出丁中金屬元素為鈉。突破口之二是“甲+乙=丁+辛,甲+丙=戊+辛”; “丁”是氫氧化鈉,那么甲是Na2O2、乙是水,丙是二氧化碳,戊是碳酸鈉,因此A為氫、B為碳、C為氧、D為鈉元素。
A選項, B為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二周期第ⅣA族,錯誤;B選項,由以上分析可知:A為氫、B為碳、C為氧、D為鈉元素,則原子半徑大小順序為:Na>C>O>H,r (D) > r(B) > r(C),錯誤;C選項,戊是碳酸鈉,在碳酸鈉溶液中,CO32-離子水解生成HCO3-離子和OH-離子,溶液中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大于0.1mol,錯誤;D選項,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的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1molNa2O2反應轉移的電子為1mol,正確。
考點:本試題重點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相關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元素C形成的單質可以在點燃條件分別與元素A、B、D形成的單質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價鍵 |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D)>r(C)>r(B) | C、1.0 L 0.1 mol/L戊溶液中含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小于0.1 mol | D、1 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約1.204×1024個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