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據鈉的保存需要考慮鈉的性質,如鈉與空氣和水發生反應,與四氯化碳、汽油、煤油不反應,鈉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比煤油、汽油的密度大以及汽油的沸點低于煤油,易揮發.金屬鈉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需要用到的實驗用品有鑷子、濾紙、玻璃片和小刀等;
(2)制取二氧化碳時,為了使制氣過程具有“隨開隨用,隨關隨!钡奶攸c,應該選用能夠可以固、液藥品分開的裝置,根據裝置特點確定檢驗所選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
(3)由實驗方案圖可知裝置b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應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
(4)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稀H2SO4,不出現渾濁說明沉淀洗滌干凈;根據步驟A裝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可知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草酸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二氧化碳,高錳酸鉀被還原為錳離子;利用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指示反應終點.
解答 解:(1)金屬鈉與煤油不反應,且密度比煤油大,沉于煤油底部,隔開了空氣,所以鈉能保存在煤油中,實驗室取用少量金屬鈉時,需要鑷子夾取鈉、用濾紙吸煤油,
故答案為:煤油;需要鑷子夾取鈉、用濾紙吸煤油;
(2)制取二氧化碳時,為了使制氣過程具有“隨開隨用,隨關隨!钡奶攸c,應該選用能夠可以固、液藥品分開的裝置,A中只能控制反應的速率,但不能控制反應的隨時進行與停止;而C中當打開止水夾時,酸就和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反應生成氣體,當關閉止水夾時,生成的氣體就無法從導管中排出,從而使裝置內的壓強增大,把酸液擠到長頸漏斗中,使固液分離,故選C.
故答案為:C;
(3)由實驗方案圖可知,a為二氧化碳發生裝置,d為二氧化碳與鈉反應裝置,加入d裝置的二氧化碳應干燥,沒有其它,故裝置b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應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
故答案為:B;
(4)①草酸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二氧化碳,高錳酸鉀被還原為錳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滴定實驗達到終點時,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時,溶液變成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故答案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時,溶液變成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②根據步驟A裝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可知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步驟C中最終所得固體質量為2.00g為碳酸鈣,說明反應生成碳酸鈉,根據碳元素守恒可知,碳酸鈉的物質的量=$\frac{2.00g}{100g/mol}$=0.02mol,故34.6g固體物質中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02mol×$\frac{250}{25}$=0.2mol,其質量=0.2mol×106g/mol=21.2g;
根據步驟B取反應后直玻管中的固體物質34.6g溶于足量的水中,無氣泡產生且得到澄清的溶液,可知固體中有氧化鈉,質量為34.6g-21.2g=13.4g,物質的量為$\frac{12.4g}{62}$=0.2mol,根據Na2O和Na2CO3物質的量之比為 0.2mol:0.1mol=2:1,利用元素守恒和電子守恒配平反應方程式為:6Na+4CO2 $\frac{\underline{\;\;△\;\;}}{\;}$2Na2O+Na2CO3+3CO,
故答案為:6Na+4CO2 $\frac{\underline{\;\;△\;\;}}{\;}$2Na2O+Na2CO3+3CO.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組成與探究,涉及對實驗方案的理解、實驗基本操作、化學計算與數據處理等,確定生成物的成分以發生的反應是難度,也是易錯點,題目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肯定有一種元素被氧化,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 |
B. | 在反應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變化 | |
C. | 任何一個置換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 |
D. | 沒有單質參與的化合反應和沒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不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法 |
證明地瓜粉中有淀粉 | B |
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 C |
證明NaOH溶液呈堿性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 | 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容器 | 反應物 投入的量 | 反應物的 轉化率 | CH3OH 的濃度 | 能量變化(Q1、 Q2、Q3均大于0) |
甲 | 1mol CO和2mol H2 | α1 | c1 | 放出Q1 kJ熱量 |
乙 | 1mol CH3OH | α2 | c2 | 吸收Q2 kJ熱量 |
丙 | 2mol CO和4mol H2 | α3 | c3 | 放出Q3 kJ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象中四個點的Ksp:a=b>c>d | B. | AlPO4在b點對應的溶解度大于c點 | ||
C. | AlPO4(s)→Al3+(aq)+PO43-(aq)△H<0 | D. | 升高溫度可使d點移動到b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反應 | △H(kJ•mol-1) | 平衡常數K |
①4NH3(g)+5O2(g)?4NO(g)+6H2O(g) | -907 | 1.1×1026 |
②4NH3(g)+4O2(g)?2N2O(g)+6H2O(g) | -1105 | 4.4×1028 |
③4NH3(g)+3O2(g)?2N2 (g)+6H2O(g) | -1269 | 7.1×1034 |
A. | N2(g)+O2(g)=2NO(g)△H=362 kJ•mol-1 | |
B. | 增大壓強,則反應②的K 不變,反應①和③的K 減小 | |
C. | 500℃,2N2O(g)+O2(g)═4 NO(g) K=400 | |
D. |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提高反應的選擇性,提高NO 的產出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高溫及加入催化劑都能使合成氨的反應速率加快 | |
B. | H2、I2、HI平衡時的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變深 | |
C. | SO2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反應,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劑 | |
D. | 紅棕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