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于1869年發表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B.現代化學常利用原子光譜的特征譜線來測定分子的結構
C.DNA雙螺旋的兩個螺旋鏈是用氫鍵相結合的
D.區分晶體和非晶體最可靠的科學方法是X-射線衍射實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Fe2O3俗稱氧化鐵紅,常用作油漆等著色劑。某實驗小組用部分氧化的FeSO4為原料,以萃取劑X(甲基異丁基甲酮)萃取法制取高純氧化鐵并進行鐵含量的測定。實驗過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已知:①在較高的鹽酸濃度下,Fe3+能溶解于甲基異丁基甲酮,當鹽酸濃度降低時,該化合物解離。
② 3DDTC-NH4+Fe3+= (DDTC) 3-Fe↓+3NH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萃取劑X萃取的步驟中,以下關于萃取分液操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
A.FeSO4原料中含有的Ca2+、Cu2+等雜質離子幾乎都在水相中
B.為提高萃取率和產品產量,實驗時分多次萃取并合并萃取液
C.溶液中加入X,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如圖用力振搖
D.振搖幾次后需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氣
E.經幾次振搖并放氣后,手持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
F.分液時,將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打開旋塞,待下層液體完全流盡時,關閉旋塞后再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
(2)下列試劑中,可作反萃取的萃取劑Y最佳選擇是_______________。
A.高純水 B.鹽酸 C.稀硫酸 D.酒精
(3)吸油量是反映氧化鐵紅表面性質的重要指標。吸油量大,說明氧化鐵紅表面積較大,則用在油漆中會造成油漆假稠,影響質量。不同濃度的兩種堿溶液對產物吸油量影響如圖所示,則上述實驗過程中選用的堿溶液為_______________(填“NaOH”或“NH3·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A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現準確稱取4.000g , 樣品,經酸溶、還原為Fe2+,在容量瓶中配成10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l000mol/L的K2Cr2O7溶液進行滴定(還原產物是Cr3+),消耗K2Cr2O7溶液20.80mL。
① 用移液管從容量瓶中吸取25.00mL溶液后,把溶液轉移到錐形瓶中的具體操作為_____。
② 產品中鐵的含量為_______(假設雜質不與K2Cr2O7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將KI、鹽酸、試劑X和淀粉四種溶液混合,無反應發生。若再加入雙氧水,將發生反應H2O2+2H++2I-═2H2O+I2,且生成I2立即與試劑X反應而被消耗.一段時間后,試劑X將被反應生成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I-繼續被H2O2氧化,生成I2與淀粉作用,溶液立即變藍.因此,根據試劑X量、滴入雙氧水至溶液變藍所需時間,即可推算反應H2O2+2H++2I-═2H2O+I2反應速率。下表為某同學依據上述原理設計的實驗及實驗記錄(各實驗均在室溫條件下進行):
編號 | 往燒杯中加入的試劑及其用量(mL) | 催化劑 | 溶液開始變藍時間(min) | ||||
0.1mol·L-1 KI溶液 | H2O | 0.01mol·L-1 X溶液 | 0.1mol·L-1 雙氧水 | 0.1mol·L-1 稀鹽酸 | |||
1 | 20.0 | 10.0 | 10.0 | 20.0 | 20.0 | 無 | 1.4 |
2 | 20.0 | m | 10.0 | 10.0 | n | 無 | 2.8 |
3 | 10.0 | 20.0 | 10.0 | 20.0 | 20.0 | 無 | 2.8 |
4 | 20.0 | 0 | 10.0 | 10.0 | 40.0 | 無 | t |
5 | 20.0 | 10.0 | 10.0 | 20.0 | 20.0 | 5滴Fe2(SO4)3 | 0.6 |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實驗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濃度對H2O2+2H++2I-═2H2O+I2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2中m= ,n= 。
(2)一定溫度下,H2O2+2H++2I-═2H2O+I2,反應速率可以表示為v=k·c a(H2O2)·c b (I-)·c(H+)(k為反應速率常數),則:
①實驗4時,燒杯中溶液開始變藍的時間t=__________min;
②根據上表數據可知,a、b的值依次為 和 。
(3)若要探究溫度對H2O2+2H++2I-=2H2O+I2反應速率影響,在實驗中溫度不宜過高且采用水浴加熱,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Zn(s)+1/2O2(g)= ZnO(s) ΔH1 =a kJ/mol;
Hg(l)+1/2O2(g)= HgO(s) ΔH2 =b kJ/mol。
則反應:Zn(s)+HgO(s)= ZnO(s)+Hg(l) △H3 中,△H3的值為
A.(b-a) B.(a-b) C.(a-b)/2 D. (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處理含CO、SO2煙道氣污染的一種方法是將其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單質S。已知:①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
②S(s)+O2(g)=SO2(g) ΔH=-296.0 kJ·mol-1
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學煙霧和臭氧層損耗的主要氣體。已知:
CO(g)+NO2(g)=NO(g)+CO2(g) ΔH=-a kJ·mol-1(a>0)
2CO(g)+2NO(g)=N2(g)+2CO2(g) ΔH=-b kJ·mol-1(b>0)
若用標準狀況下3.36 L CO還原NO2至N2(CO完全反應)的整個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mol,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____kJ(用含有a和b的代數式表示)。
(3)用CH4催化還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 kJ·mol-1①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②
若1 mol 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867 kJ,則ΔH2=____________。
(4)某氮肥廠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形式存在,該廢水的處理流程中,NH
在微生物作用的條件下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
。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如圖所示:
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4種主族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未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工業上通過分離液態空氣獲得其單質;元素Y 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其內層的3倍;Z元素+2價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相同;W的單質常溫常壓下為氣態。
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W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________ 周期,第 ________ 族。
(2)從空氣中獲得的X元素單質的電子式: ________ 。
(3)比較Y與Z形成的簡單(單原子)離子的半徑相對大小:________﹤ (用離子符號表示)。
(4)管道工人曾經用X的氫化物檢驗W單質是否泄漏。W單質能將X從其氣態氫化物中置換出來。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 ;W單質泄漏時出現的現象是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π鍵是由兩個p軌道“頭碰頭”重疊形成的
B.σ鍵就是單鍵,π鍵就是雙鍵
C.乙烷分子中的鍵全為σ鍵,而乙烯分子中含σ鍵和π鍵
D.H2分子中含σ鍵,而Cl2分子中含π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00℃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生反應:
CO(g)+H2O(g)CO2(g)+H2(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見下表(表中t2>t1):
反應時間/min | n(CO)/mol | n(H2O)/ mol |
0 | 1.20 | 0.60 |
t1 | 0.20 | |
t2 | 0.80 |
依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在t1min內的平均速率為v(H2)= mol·L-1·min-1
(2)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達平衡時,n(CO2)= mol。
(3)溫度升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為0.64,則正反應為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4)700℃時,向容積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CO(g)、H2O(g)、CO2(g)、H2(g)的物質的量分別為1.20mol、2.00mol、1.20mol、1.20mol,則此時該反應v(正) v(逆)(填“>”、“<”或“=”)。
(5)該反應在t1時刻達到平衡、在t2時刻因改變某個條件濃度發生變化的情況:圖中t2時刻發生改變的條件是 、 (寫出兩種)。
(6)若該容器體積不變,能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的是 。
①c(CO)與c(H2)的比值保持不變
②v(CO2)正=v(H2O)逆
③體系的壓強不再發生變化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⑤體系的溫度不再發生變化
⑥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