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離子方程式能表示一類反應,有些離子方程式卻只能表示一個反應。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① Fe+Cu2+===Fe2++Cu ② Ba2++2OH-+2H++SO===BaSO4↓+2H2O
③ Cl2+H2O===H++Cl-+HClO ④ CO+2H+===CO2↑+H2O
⑤ Ag++Cl-===AgCl↓
A、只有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二下學期4月階段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5℃時,某酸HA:Ka=1.0×10-7,已知:溶液的酸度AG=lg[c(H+)/c(OH-)]
(1)HA的電離方程式為 。
(2)0.1 mol·L-1HA溶液中,c(H+)= ,AG= 。
(3)保持25℃,下列方法能使HA溶液的電離度、溶液pH都增大的是 (填字母)
A.加水稀釋 B.加少量鹽NaA固體 C.加少量NaOH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南京市高三9月學情調研卷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15分)美托洛爾是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的中間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合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美托洛爾中的含氧官能團為和(填名稱)。
(2)反應③中加入的試劑X的分子式為C2H5OCl,X的結構簡式為。
(3)在上述①②③三步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填序號)。
(4)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滿足下列條件:
Ⅰ.能發生銀鏡反應 Ⅱ.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Ⅲ.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且1 mol該物質與金屬鈉反應產生 1 mol H2。
寫出一種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5)根據已有知識并結合題目所給相關信息,寫出以CH3OH和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西桂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7分)由熔鹽電解法獲得的粗鋁含一定量的金屬鈉和氫氣,這些雜質可采用吹氣精煉法除去,
產生的尾氣經處理后可用于鋼材鍍鋁。工藝流程如下:
|
(注:NaCl熔點為801 ℃;AlCl3在181 ℃升華)
(1) 精煉前,需清除坩堝表面的氧化鐵和石英砂,防止精煉時它們分別與鋁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新的雜質,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將Cl2連續通入坩堝中的粗鋁熔體,雜質隨氣泡上浮除去。氣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還含有_________;固態雜質粘附于氣泡上,在熔體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
(3) 在用廢堿液處理氣體A的過程中,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鍍鋁電解池中,金屬鋁為________極。熔融鹽電鍍液中鋁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和Al2Cl
形式存在,鋁電極的主要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鋼材鍍鋁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鋁膜能防止鋼材腐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西桂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
A、用潤濕的pH試紙測稀堿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時有氣泡,所測體積偏小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肇慶中學高三8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現象、解釋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A | 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氣體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 | 試紙變藍 | NO2為酸性氣體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該沉淀可能是BaSO4,該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濃溴水,振蕩,靜置 | 溶液分層,上層呈橙紅色,下層幾乎無色 | 甲苯和溴水發生取代反應,使溴水褪色 |
D |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過量0.1mol/L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 NaI溶液 | 先產生白色沉淀,后出現黃色沉淀 | 說明Ksp(AgCl)>Ksp(Ag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省韶關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 LCH4和CH3CH2OH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數為NA
B.常溫常壓下,16 g14CH4所含中子數目為8 NA
C.0.2 mol的Na2O2和水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2 NA
D.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數目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6分)水煤氣(CO 和H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炭層制得:
C (s) + H2O(g) CO (g) +H2 (g) △H= +131.3 kJ?mol-1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增大 / 減小 / 不變)。
(2)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將體系中的C (s)全部移走,平衡_______________(向左移 / 向右移 / 不移動)。
(3)下列事實能說明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有_______(填序號)。
A.單位體積內每消耗1 mol CO的同時生成1molH2
B.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C.生成H2O(g)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
D.H2O(g)、CO、H2的濃度相等
(4)上述反應在t0時刻達到平衡(如下圖),若在t1時刻改變某一條件,請在右圖中繼續畫出t1時刻之后c(CO)隨時間的變化。
① 縮小容器體積(用實線表示)。
② 降低溫度(用虛線表示)。
(5)某溫度下,將6.0 mol H2O(g)和足量的炭充入2 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
C (s) + H2O(g) CO (g) +H2 (g),達到平衡時測得lgK= -1.0,求此溫度下H2O(g)的
轉化率(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6)己知:① C (s) + H2O(l) CO (g) +H2 (g) △H1
② 2CO(g) + O2(g) = 2CO2 (g) △H 2
③ H2O (l)= H2 (g) +1/2 O2 (g) △H 3
則2C (s) + O2 (g) = 2CO2 (g)的△H = _________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