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g |
12g/mol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素質教育新教案 高中化學·二年級·第二冊(上冊) 題型:058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
(1)做氨的噴泉實驗時,若要在圖(a)裝置中收集一瓶氨氣,氨氣應由________口進入,原因是________.為了證明燒瓶充滿氨氣,可用________檢驗,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或用________檢驗,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2)某學生做噴泉實驗時,用向下排空氣法在體積為V mL的燒瓶中收集氨氣,最后所得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10.5,將此充滿氣體的燒瓶倒置于水中,瓶內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則在同溫同壓下瓶內剩余氣體的體積為________ mL.
(3)如圖(b)為化學數字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滿干燥的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是________(填序號);
①HCl和H2O ②O2和H2O ③NH3和H2O ④CO2和NaOH溶液
(4)某學生積極思考產生噴泉的其他方法,并設計了圖(c)所示的裝置.在圖(c)所示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可能產生噴泉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Cu和稀H2SO4 ②NaHCO3和NaOH溶液
③CaCO3和稀H2SO4 ④NH4HCO3和稀鹽酸
(5)在圖(c)錐形瓶外放一水槽,瓶內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結果也產生了噴泉.水槽中可以加入的物質可以是________(填序號)
①濃H2SO4 ②食鹽
③硝酸鉀 ④硫酸銅
(6)比較圖(b)和圖(c)兩套裝置,以產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b)是________上部燒瓶內壓強;圖(c)________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填“增大”或“減小”).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噴發的原理與上述________(填“圖(b)”或“圖(c)”)裝置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