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 4種烴,各取0.01mol充分燃燒后,B、C、D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均為448mL(標準狀況),n(CO2)=$\frac{0.448L}{22.4L/mol}$=0.02mol,則B、C、D中都含有兩個碳原子;
A燃燒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據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個碳原子;
在FeBr3存在時,A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且含有6個碳原子,則A為;
在鎳催化劑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B可以轉變?yōu)镃或D,C可以轉變?yōu)镈,說明B、C中含有碳碳不飽和鍵,B或C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A、D無此性質,則B為炔、C是烯、D是烷,因為含有兩個碳原子,所以B、C、D分別是CH≡CH、CH2═CH2、CH3CH3,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B、C、D 4種烴,各取0.01mol充分燃燒后,B、C、D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均為448mL(標準狀況),n(CO2)=$\frac{0.448L}{22.4L/mol}$=0.02mol,則B、C、D中都含有兩個碳原子;
A燃燒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據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個碳原子;
在FeBr3存在時,A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且含有6個碳原子,則A為;
在鎳催化劑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B可以轉變?yōu)镃或D,C可以轉變?yōu)镈,說明B、C中含有碳碳不飽和鍵,B或C都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A、D無此性質,則B為炔、C是烯、D是烷,因為含有兩個碳原子,所以B、C、D分別是CH≡CH、CH2═CH2、CH3CH3,
(1)通過以上分析知,A、B、C、D分別是、CH≡CH、CH2═CH2、CH3CH3,
故答案為:;CH≡CH;CH2═CH2;CH3CH3;
(2)B是乙炔、D是乙烷,乙炔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烷,反應方程式為CH≡CH+2H2$\stackrel{一定條件下}{→}$CH3CH3,
故答案為:CH≡CH+2H2$\stackrel{一定條件下}{→}$CH3CH3;
(3)乙烯能和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乙烷和溴水不反應,所以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反應方程式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為:CH2═CH2+Br2→CH2BrCH2Br;
(4)C是乙烯,一定條件下,乙烯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反應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推斷,為高頻考點,明確官能團及其性質關系是解本題關鍵,側重考查烯烴、炔烴、烷烴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 |
B. | 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 |
C. | 在反應 2H2S+SO2=3S+2H2O中,還原劑是SO2 | |
D. | 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同一種反應物不可能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鹵代烴與NaOH溶液共熱后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鹵代烴為氯代烴 | |
B. | 向裝有鐵粉的燒瓶中加入苯、溴水,可以制取溴苯 | |
C. | 將乙醇與濃硫酸在170℃時共熱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并不能說明乙醇與濃硫酸在170℃時共熱產生了乙烯 | |
D. | 向苯酚的濃溶液中滴加幾滴稀溴水,可以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系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 |
B. | v正(CO)=v逆(H2O) | |
C. | 生成nmolCO的同時生成nmolH2 | |
D. | 1molH-H鍵斷裂的同時斷裂2molH-O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外有13個電子 | |
B. | 核內有6個質子,核外有7個電子 | |
C. | 質量數為13,原子序數為6,核內有7個中子 | |
D. | 質量數為13,原子序數為6,核內有7個質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