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實驗時,可先將B裝置中CaCO3放入硝酸中,碳酸鈣和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先排出去其中的空氣,以便在E燒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且在C中可觀察到渾濁,有碳酸鈣沉淀生成,A中硝酸和銅反應生成NO,易于氧氣反應,則將F氣球中空氣壓入E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裝置D中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可用與吸收二氧化氮氣體,氣體中氣球可用于吸收不反應的NO,以防止污染空氣,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1)實驗時,可先將B裝置中CaCO3放入硝酸中,碳酸鈣和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先排出去其中的空氣,以便在E燒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
故答案為:B裝置中CaCO3放入硝酸中;
(2)A中硝酸和銅反應生成NO,易于氧氣反應,則將F氣球中空氣壓入E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如觀察到紅棕色,則說明生成NO而不是氫氣,
生成二氧化氮通入C中生成硝酸,硝酸與碳酸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NO3+CaCO3═Ca(NO3)2+CO2↑+2H2O,
故答案為:將F氣球中空氣壓入E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2HNO3+CaCO3═Ca(NO3)2+CO2↑+2H2O;
(3)裝置D中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可用與吸收二氧化氮氣體,氣體中氣球可用于吸收不反應的NO,以防止污染空氣,故答案為:吸收多余的NO、NO2;
(4)NO易與氧氣反應,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一般用排水法收集,可用C、D裝置,E的進氣管太長,不能將水排出,故答案為:CD.
點評 本題以硝酸的性質為載體綜合考查性質實驗的設計,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關物質的性質,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是解答該題的關鍵,注意相關實驗操作方法的注意事項,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氫原子)形成4個共價鍵 | |
B. | 碳原子性質活潑,可以跟多數元素原子形成共價鍵 | |
C. | 碳原子之間既可以形成穩定的單鍵,又可以形成穩定的雙鍵和叁鍵 | |
D. | 多個碳原子可以形成長度不同的鏈、支鏈及環,且鏈、環之間又可以相互結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稀鹽酸中加入少量蒸餾水,鹽酸中氫離子濃度降低 | |
B. | 實驗室中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式收集氯氣 | |
C. | 打開汽水瓶,有氣泡從溶液中冒出 | |
D. | 對熟石灰的懸濁液加熱,懸濁液中固體質量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CN的結構式:H-C≡N | |
B. | HClO的電子式:![]() | |
C. | 中子數為16的硫原子符號為:${\;}_{32}^{16}$S | |
D. | Na+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gCl2(熔融) $\frac{\underline{\;電解\;}}{\;}$ Mg+Cl2↑ | B. | Al2O3+3C $\frac{\underline{\;2125℃\;}}{\;}$2Al+3CO↑ | ||
C. | Fe2O3+3CO $\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 D. | HgS+O2$\frac{\underline{\;焙燒\;}}{\;}$ Hg+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試管中盛放的是鹽酸溶液 | |
B. | 甲試管中盛放的是醋酸溶液 | |
C. | 反應開始時的速率:甲>乙 | |
D. | 反應結束時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甲>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