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B.蒸發操作中移開蒸發皿 | C.實驗室制取蒸餾水 | D.分離水和酒精 |
裝置或操作 | ![]() | ![]() | ![]() |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向漏斗中加入水,根據漏斗下端是否形成水柱及水柱在一端時間內的變化情況判斷;
B.移動蒸發皿應該用坩堝鉗,不能直接用手拿;
C.冷凝管中的通水方向不合理,冷凝效果較差;
D.酒精和水混溶,無法通過分液分離.
解答 解:A.向漏斗中加入水,可以根據是否形成水柱及水柱的變化判斷該裝置的氣密性,故A正確;
B.蒸發操作中移開蒸發皿時應該用坩堝鉗,用手拿會燙傷手,故B錯誤;
C.蒸餾操作中,冷凝管應該采用逆向通水,即下口進水上口出水,圖示裝置中通水方向不合理,故C錯誤;
D.水和酒精相互溶解,混合后不會分層,無法通過分液分離開,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題目難度不大,涉及裝置氣密性檢查、蒸餾、蒸發、分液操作等知識,明確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方法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屬于芳香烴 | B. | 它是苯的同系物的含氧衍生物 | ||
C. | 它可發生消去反應 | D. | 它可與NaOH溶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2Al+3H2O+6OH-=2 Al(OH)3+3H2↑ | |
B. | 鐵釘放入硫酸鐵溶液中 Fe+Fe3+=2Fe2+ | |
C. | 銅和稀硝酸反應 Cu+4H++2NO3-=2NO2↑+Cu2++2H2O | |
D. | 氯氣與燒堿溶液反應 Cl2+2OH-=Cl-+ClO-+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醛基的有機物一定能發生銀鏡反應 | |
B. | 在氧氣中燃燒時,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質一定是烴 | |
C. | 苯酚有弱酸性,俗稱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種羧酸 | |
D. | 在酯化反應中,羧酸脫去羧基中的氫,醇脫去羥基而生成水和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Na2O2中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1 | |
B. | Na2O2投入到酚酞溶液中,溶液變紅 | |
C. | Na2O2投與FeCl2溶液的反應:能將Fe2+氧化成Fe3+,得到Fe(OH)3沉淀 | |
D. | Na2O2與水反應,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①中物質 | ②中物質 | 預測②中的現象 |
A | 濃鹽酸 | 二氧化錳 | 立即產生黃綠色氣體 |
B | 濃硝酸 | 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 | 無明顯現象 |
C | 濃氨水 | 硫酸亞鐵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后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
D | 亞硫酸氫鈉溶液 |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 溶液逐漸褪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寧夏高三上第二次適應性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屑,反應完全后將固體濾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濾出的固體中只有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濾出的固體中只有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
C.若濾出的固體中只有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D.若濾出的固體中含有鐵和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