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化學小組為了證明二氧化硫和氯氣的漂白性,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他們制備二氧化硫和氯氣所依據的原理分別是:
Na2SO3+H2SO4 = Na2SO4+H2O+SO2↑
MnO2+4HCl(濃) MnCl2+2H2O+Cl2↑
(1)用來制取氯氣的裝置是______(填字母),反應中濃鹽酸所表現出________________性質。
(2)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B、D試管中的品紅溶液均退色。停止通氣后,再給B、D兩個試管分別加熱____ (填" B”或“D")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3)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裝置D中的品紅溶液換成紫色的石蕊溶液,則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小組同學將兩種氣體混合后通入品紅溶液,一段時間后,品紅溶液幾乎不退色。查閱資料得知:兩種氣體按體積比1:1混合,再與水反應可生成兩種常見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E 還原性、酸性 D 吸收多余的SO2和Cl2 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SO2+Cl2+2H2O═2HCl+H2SO4
【解析】
(1)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反應裝置,根據氯元素的化合價判斷其表現的性質;
(2)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質生成無色物質,注意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暫時的;
(3)二氧化硫、氯氣都有毒,不能排放在環境中.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氯化鈉與次氯酸鈉;
(4)次氯酸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所以氯氣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現象是先變紅后褪色;
(5)氯氣有強氧化性,二氧化硫有還原性,二者能按1:1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氣體失去漂白性。
(1)實驗室制取氯氣所用藥品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應選用固液加熱型裝置,故選E;實驗室制取氯氣的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由HCl生成MnCl2,氯元素化合價不變,由HCl生成Cl2,氯元素化合價升高,所以濃鹽酸所表現出的性質是酸性和還原性,故答案為:E;還原性、酸性;
(2)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質生成無色物質,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暫時的;加熱時,次氯酸漂白過的溶液無變化,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質生成的無色物質不穩定,加熱時能重新變成紅色,故答案為:D;
(3)氯氣和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但氯氣和二氧化硫都和堿反應,所以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氣和二氧化硫,故答案為:吸收多余的SO2和Cl2;
(4)次氯酸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所以氯氣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現象是先變紅后褪色,故答案為: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
(5)氯氣有強氧化性,二氧化硫有還原性,二者能按1:1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O2+Cl2+2H2O═2HCl+H2SO4 生成無漂白性的H2SO4和HCl,故答案為:SO2+Cl2+2H2O═2HCl+H2SO4。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煤的近代結構模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從煤的結構模型來看,煤是工業上獲得____________的重要來源。
(2)我國大約70%的煤是直接用于燃燒的。從煤的結構模型來看,在提供熱量的同時產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氣體物質,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
(3)“型煤”技術不僅可以減少87%的廢氣排放量,煙塵排放量也可減少80%,致癌物苯并[α]芘的排放量也減少,同時節煤20%~30%。“型煤”技術的原理是利用固硫劑在燃燒過程中生成穩定的硫酸鹽。某“型煤”生產廠利用石灰石作固硫劑,試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固硫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解決煤燃燒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和提高煤的利用價值,煤資源的綜合利用方法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98%的濃硫酸(其密度為1.84g/cm3)配制100mL 1.0molL﹣1稀硫酸,
(1)需量取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mL。
(2)配制溶液時,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量取 ②計算 ③溶解 ④顛倒搖勻 ⑤轉移 ⑥洗滌 ⑦定容 ⑧冷卻,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本實驗必須用到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燒杯、膠頭滴管、還有___________。
(3)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引起濃度偏高的是____,無影響的是____(填序號)。
①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②轉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
④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⑤未冷卻到室溫就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復搖勻,靜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鐵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與普通高能電池相比,該電池能長時間保持穩定的放電電壓。高鐵電池的總反應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放電時負極反應為:Zn-2e-+2OH-=Zn(OH)2
B. 放電時正極反應為:FeO42-+4H2O+3e-=Fe(OH)3+5OH-
C. 放電時每轉移3 mol電子,正極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 放電時正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能得出相應實驗結論的是
選項 | ① | ② | ③ | 實驗結論 |
A | 酸性高錳酸鉀 | 濃鹽酸 | NaHCO3溶液 | Cl2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 |
B | 濃硫酸 | 蔗糖 | 澄清石灰水 |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氧化性 |
C | 濃硝酸 | 鐵片 | NaOH溶液 | 鐵和濃硝酸反應可生成NO |
D | 稀鹽酸 | Na2CO3 | Na2SiO3溶液 | 非金屬性:Cl>C>Si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4CuO2Cu2O+O2↑,關于該反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固體的顏色由黑色變為紅色
B. 銅元素被還原,氧元素部分被氧化
C. 16 g氧化銅分解時轉移電子0.2 mol
D. 可說明熱穩定性:氧化銅>氧化亞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銅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銅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B. 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中硫酸根的濃度減小
C. 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乙池溶液的總質量增加
D. 陰、陽離子分別通過交換膜向負極和正極移動,保持溶液中電荷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圖甲裝置制取氨氣并探究氨氣的有關性質。
(1)裝置A中燒瓶內試劑可選用__(填序號)。
a.堿石灰 b.濃硫酸 c.五氧化二磷 d.氯化鈣
(2)若探究氨氣的溶解性,當裝置D中集滿氨氣后,關閉K1、K2,打開K3,引發噴泉的實驗操作是__。不能在K2的導管末端連接圖乙中的__裝置(填序號)。
(3)若探究氨氣的還原性,需關閉K1、K3,K2連接純凈、干燥氯氣的裝置。
①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制取氯氣,生成的氣體必須依次通過盛有__試劑和__試劑的洗氣瓶。
②D中氨氣與氯氣反應產生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
③尾氣可用C裝置處理,若尾氣中含有少量Cl2,則C裝置中應盛放__溶液(填化學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并探究產物的性質 (夾持裝置已略去)。
(1)試管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若試管②中的試劑為品紅溶液,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若試管②中的試劑為酸性KMnO4溶液,實驗時,觀察到溶液褪色,則說明生成的氣體具有______性。
(3)試管③中的試劑為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