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某些合成材料(如塑料制品)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將廢棄物混在垃圾中填埋在土壤中 B.將廢棄物燃燒
C.將廢棄物用化學方法加工成涂料或汽油 D.將廢棄物傾倒在海洋中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二下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家于1995年合成了一種分子式為C200H200的含有多個碳碳叁鍵的鏈烴,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鍵數目最多可以是( )
A.49 B.50 C.51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高二下學期期中段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50mL 0.50mol/L鹽酸與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
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
燒杯間填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值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如果用60mL 0.50mol/L鹽酸與50mL 0.55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或“不相等”),簡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高二下學期期中段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B.應用蓋斯定律,可計算某些難以直接測量的反應焓變
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發生吸熱反應
D.同溫同壓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點燃條件下的ΔH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變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荔枝釀酒 B.酸雨侵蝕建筑物
C.空氣液化制取氮氣 D.生石灰遇水變成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可用來刻蝕玻璃的是( )
A.鹽酸 B.氨水 C.氫氟酸 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硫酸鈉、硫酸鋁、硫酸鎂三種無色的溶液,可用一種試劑將它們區別開來,該試劑是( )
A.純水 B.鹽酸 C.氫氧化鈉溶液 D.硝酸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不能由金屬單質直接與鹽酸反應制得的是( )
A.氯化鋁 B.氯化鐵 C.氯化亞鐵 D.氯化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學習小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應并驗證產物.實驗原理: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實驗過程:組裝如圖1所示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向燒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飽和氫氧化鈉乙醇溶液,微熱,觀察實驗現象.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酸性KMnO4溶液顏色褪去.
(1)甲同學認為酸性KMnO4溶液顏色褪去說明溴乙烷發生了消去反應,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學卻認為甲同學的說法不嚴謹,請說明原因:
(2)丙同學認為只要對實驗裝置進行適當改進,即可避免對乙烯氣體檢驗的干擾,改進方法:
改進實驗裝置后,再次進行實驗,卻又發現小試管中溶液顏色褪色不明顯。該小組再次查閱資料,對實驗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資料一:溴乙烷于55℃時,在飽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中發生取代反應的產物的百分比為99%,而消去反應產物僅為1%。
資料二:溴乙烷發生消去反應比較適宜的反應溫度為90℃~110℃,在該范圍,溫度越高,產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資料三:溴乙烷的沸點:38.2℃.
(3)結合資料一、二可知,丙同學改進實驗裝置后,溶液顏色褪色不明顯的原因可能是
,此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結合資料二、三,你認為還應該在實驗裝置中增加的兩種儀器是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