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Cl2、SO2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說明二者使有色物質褪色原理相同 | |
B. |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一定有SO42- | |
C. | Fe與稀HNO3、稀H2SO4反應均有氣泡產生,說明Fe與兩種酸均發生置換反應 | |
D. | 分別充滿HCl、NH3的燒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說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分析 A.Cl2、SO2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分別與強氧化性、化合反應有關;
B.SO32-與酸化的Ba(NO3)2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
C.Fe與稀HN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硝酸鹽、NO和水,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
D.HCl、NH3均極易溶于水.
解答 解:A.Cl2、SO2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分別與強氧化性、化合反應有關,二者褪色原理不同,故A錯誤;
B.SO32-與酸化的Ba(NO3)2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則該溶液中可能有SO42-或SO32-,或二者都有,故B錯誤;
C.Fe與稀HN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硝酸鹽、NO和水,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前者不屬于置換反應,故C錯誤;
D.HCl、NH3均極易溶于水,則分別充滿HCl、NH3的燒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說明二者均易溶于水,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反應原理、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實驗的結合,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粗硅的制取:SiO2+C═Si+CO2↑ | |
B. | 赤鐵礦與稀鹽酸的反應:Fe3O4+8H+═Fe2++2Fe3++4H2O | |
C. | 向Ba(OH)2溶液加入過量NaHCO3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 |
D. | 向燒堿溶液中通入氯氣可制取漂白粉:Cl2+2NaOH═NaCl+NaClO+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A2+B2═2A3B | B. | 3A2+2B2═2A3B2 | C. | A2+3B2═2AB3 | D. | 2A2+B2═2A2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化物不可能是還原產物,只可能是氧化產物 | |
B. | 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 | |
C. | 有些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中的任何一種反應 | |
D. | 一種元素可能有多種氧化物,但同種元素的同種化合價只有一種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量數為118 | B. | 中子數為179 | C. | 質子數為118 | D. | 電子數為1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A | 將過量鐵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氣體生成,溶液呈血紅色 | 稀硝酸將Fe氧化為Fe3+ |
B | 濃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攪拌 | 得黑色蓬松的固體并有刺激性氣味氣體 | 該過程中濃硫酸僅體現吸水性和脫水性 |
C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粉末 | 出現紅褐色沉淀和無色氣體 | FeCl2溶液部分變質 |
D | 向過量FeI2溶液中先滴加幾滴淀粉溶液,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 | 溶液變藍 | 還原性:I->Fe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類別 | 同位素 | 同系物 | 同素異形體 | 同分異構體 |
組號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 L的CCl4中含CCl4分子數為NA | |
B. | 5.6 g鐵和6.4 g銅分別與0.1 mol氯氣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相等 | |
C. | 0.1 mo1•L-1 MgCl2溶液中含Cl-數為0.2NA | |
D. | 3.9 g Na2O2晶體中含有的離子總數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