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日報中有一項重要檢測指標是SO2的含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工業制硫酸的過程中,SO2催化氧化的原理:
2SO2(g)+O2(g) 2SO3(g) △H<0
(1)某溫度下,測得SO2(g)的平衡轉化率()與體系總壓強( p )的關系如上圖所示。a、b兩點對應的平衡常數K(a) K(b) (填“>”“<”或“=
”,下同)SO3濃度c(a) c(b) c點,反應速率υ(正) υ(逆)。
(2)將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別通入到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溫度下進行,反應得到如下表中的兩組數據:
實驗編號 | 溫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
SO2 | O2 | SO2 | O2 | ||
1 | T1 | 4 | 2 | x | 0.8 |
2 | T2 | 4 | 2 | 0.4 | y |
實驗1從開始到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用去時間t 分鐘,則υ(SO2)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溫度T1大于T2的理由是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洛陽市高三上學期12月統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過程中,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是
A.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將HCl通入NaAlO2溶液中
C.加熱溶有SO2的品紅溶液
D、向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廣東省等三校高三上學期12月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是全世界最熱門的課題。
I.CO在催化劑作用下可以與H2反應生成甲醇:
①CO(g)+2H2(g) CH3OH(g),△H1
(1)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
化學鍵 | H-H | C-O |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876 | 465 | 413 |
由此計算△H1= 。
(2)圖1中能正確反映反應①平衡常數的對數lgK隨反應溫度T的變化曲線為 (填曲線標記字母),其判斷理由是 。
(3)在密閉容器中充有10 mol CO與20 mol H2,CO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2。
①P1 P2(填“大于”或“小于”),其判斷理由是 。
②M、N、Q三點平均速率ν(M)、ν(N)、ν(Q)大小關系為 。
③M、N、Q三點平衡常數KM、KN、KQ大小關系為 。
II.一定量的CO2與足量的碳在體積可變的恒壓密閉容器中反應:C(s)+CO2(g) 2CO(g)。平衡時,體系中氣體體積分數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已知:氣體分壓(P分)= 氣體總壓(P總)× 體積分數。
完成下列填空:
①650℃時,反應達平衡后CO2的轉化率為 。
②T℃時,若充入等體積的CO2和CO,平衡 (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移動”)
③925℃時,P總=1/96MPa,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的化學平衡常數K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洛陽市高三上學期12月統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16 g O2和32g O3的混合物中,含有O原子數目為3NA
B.標準狀況下,1 mol Na2O和1 mol 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離子總數為7NA
C.1 mol NaBH4中離子鍵的數目為2NA
D.在K35ClO3+6H37Cl═KCl+3Cl2↑+3H2O中,若生成71 g Cl2,轉移的電子數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三門峽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精英對抗賽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小
B.用潤濕的pH試紙測溶液的pH,所測pH不一定有誤差
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分多次倒入酸中,所測偏小
D.酸堿中和滴定時,滴定前盛裝標準液的滴定管內有氣泡,終點讀數時氣泡消失,所測結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北校高三上學期第二次單元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2,發生反應: 測得平衡體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02%)與反應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物理量 中,a點大于b點的是
①:正反應速率 ②逆反應速率 ③HCOOH(g)的濃度 ④對應溫度時的平衡常數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北校高三上學期第二次單元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溫度下,碳和H2O(g)在密閉容器里發生下列反應:①C(s)+H2O(g)CO(g)+H2(g),②CO(g)+H2O(g)
CO2(g)+H2(g)反應達到平衡時,c(H2)=1.9mol•L﹣1、c(CO)=0.1mol•L﹣1.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O在平衡時轉化率為10%
B.平衡濃度c(CO2)=c(H2)
C.其他條件不變時,縮小體積,反應②平衡不移動
D.平衡時增大碳的質量,反應①中熱量值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學期11月半月考試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下圖表示的是向A1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時,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y與加入Ba(OH)2的物質的量x的關系。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b時沉淀的物質的量:A1(OH)3比BaSO4多
B.c—d時溶液中離子的物質的量:AlO2-比Ba2+多
C.a—d時沉淀的物質的量:BaSO4可能小于A1(OH)3
D.d—e時溶液中離子的物質的量:整個階段Ba2+一定不會等于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陜西省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下列關系圖中,A是一種正鹽,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C的相對分子質量大16,Z是常見的一種無色液體,E是酸。當X無論是強酸還是強堿時,都有如下轉化關系:當X是強酸時,A、B、C、D、E均含有同一元素:當X是強堿時,A、B、C、D、E均含有另一種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A是_ ,Y是 ,Z是 .
(2)當X是強酸時,E是 ,寫出B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
(3)當X是強堿時,E是 ,寫出B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