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硫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迅速褪色
B. 用澄清石灰水鑒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 硫粉在過量的純氧中燃燒可以生成三氧化硫
D.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濃的氯化鈣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漯河市高二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子式為C5H12O,能發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符合此要求的醇的種類為
A. 3種 B. 4 種 C. 5 種 D. 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月考(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HCl、HBr、HI的分子間作用力依次增大,熱穩定性也依次增強
B. N2和Cl2兩種分子中,每個原子的最外層都具有8電子穩定結構
C. 在O2、CO2和SiO2中,都存在共價鍵,它們均由分子構成
D. KOH和MgCl2都是離子晶體,均在共價鍵和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桂林市高一下學期開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標準狀況下,將某X氣體V 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則氣體的體積V是( )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省桂林市高一下學期開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久置于空氣中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其中未涉及到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 過氧化鈉顏色變淺
B. 氯水顏色變淺
C. 水玻璃中出現渾濁
D. 濃硝酸的顏色變為黃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云南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統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五種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數依次增。X、Y是非金屬元素X、Y、Q元素的原子最高能級上電子數相等;Z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兩倍;W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種不同的能級且原子中p亞層與s亞層電子總數相等;Q元素電離能分別是I1=496,I2=4562,I3=6912。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Q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Q、W形成的化合物Q2W2中的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_______。
(3)Y能與氟元素形成YF3,該分子的空間構型是_______,該分子屬于______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Y與X可形成具有立體結構的化合物Y2X6,該結構中Y采用______雜化。
(4)Y(OH)3是一元弱酸,其中Y原子因缺電子而易形成配位鍵,寫出Y(OH)3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 Z的一種單質晶胞結構如下圖所示。
①該單質的晶體類型為___________。
②含1 mol Z原子的該晶體中共有_____mol化學鍵。
③己知Z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原子半徑為r pm,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該晶體的密度為____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云南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統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溫度下,在1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lmol的N2(g)和3molH2(g)發生反應:N2(g)+3H2(g) 2NH3(g) △H<0, NH3的物質的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時間(min) | 0 | t1 | t2 | t3 |
NH3物質的量(mol) | 0 | 0.2 | 0.3 | 0.3 |
A. 0〜t1min,v(NH3)=mol·L-1·min-1
B. 升高溫度,可使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故平衡逆移
C. N2(g)+3H2(g) 2NH3(g)的活化能小于2NH3(g)
N2(g)+3H2(g)的活化能
D. t3時再加入1mol的N2(g)和3molH2(g),反應達新平衡時,c(N2)>0.8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根據事實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 SiO2不溶于水,而Na2O2溶于水得到NaOH,則Si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為堿性氧化物
B. NaHSO4溶液、Na2CO3溶液分別呈酸性、堿性,則NaHSO4屬于酸,Na2CO3屬于堿
C. HCl、NH3的水溶液都能導電,則HCl、NH3均屬于電解質
D. 用一束光照射稀豆漿時產生丁達爾效應,則稀豆漿屬于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衡陽市高三實驗班第六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機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CH4 + Cl2CH3Cl + HCl
B.CH2==CH2 + Br2CH2BrCH2Br
C.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