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B+4C═6A+2D | |
B. | 反應進行到1s時,v(A)和v(D)不相等 | |
C. | 反應開始到6s,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1•s-1 | |
D. | 反應進行到6s時,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達到平衡狀態 |
分析 A、根據圖象中的有關數據判斷四種物質的變化,再根據計量數之比等于物質的量的變化量之比;
B、根據v=$\frac{△c}{△t}$,可判斷;
C、根據圖象判斷反應平衡狀態,再據此判斷;
D、根據v=$\frac{△c}{△t}$進行計算.
解答 解:A、由圖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A物質增加了1.2mol、D物質增加了0.4mol、B物質減少了0.6mol、C物質了0.8mol,所以A、D為生成物,物質的量之比為3:1,B、C為反應物,物質的量之比為3:4,反應方程式為:3B+4C?6A+2D,故A正確;
B、反應到1s時,v(A)=$\frac{△c}{△t}$=$\frac{\frac{0.6mol}{2L}}{1s}$=0.3mol/(L•s),v(D)=$\frac{△c}{△t}$=$\frac{\frac{0.2mol}{2L}}{1s}$=0.1mol/(L•s),所以v(A)≠v(D),故B正確;
C、反應進行到6s時,v(B)=$\frac{△c}{△t}$=$\frac{\frac{0.6mol}{2L}}{6s}$=0.05mol/(L•s),故C錯誤;
D、根據圖象可知,到6s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了,達到平衡狀態,所以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也不變,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可逆反應的書寫、化學平衡的特征、及化學反應的計算,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根據圖象找出相關信息,對學生的識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中等難度.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等于196.64kJ | |
B. | 在容器中當有2mol SO2和1mol O2發生反應時,放出的熱量等于196.64kJ | |
C. | 在容器中當有4mol SO2和2mol O2發生反應時,反應SO2(g)+$\frac{1}{2}$O2(g)=SO3(g)的反應熱為-393.28kJ/mol | |
D. | 在容器中當有4mol SO2和2mol O2發生反應時,反應SO2(g)+$\frac{1}{2}$O2(g)=SO3(g)的反應熱為98.32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性是丁達爾效應 | |
B. | 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 |
C. | Fe(OH)3膠體帶正電荷 | |
D. | 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原因是膠粒使光線發生了折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
強電解質 | Ba(OH)2 | NaCl | HNO3 | CaCO3 |
弱電解質 | CH3COOH | NH3 | Fe(OH)3 | HClO |
非電解質 | Fe | BaSO4 | H2O | 乙醇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鋇溶液與硫酸的反應Ba2++OH-+H++SO42-═Ba SO4↓+H2O | |
B.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 |
C. | 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 HCO3-+OH-═CO32-+H2O | |
D. |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Na+、NO3-、CO32- | B. | K+、Na+、Br-、SO32- | ||
C. | K+、Na+、I-、SO42- | D. | Na+、K+、CH3COO-、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