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徐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選修)(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學習小組為探究維生素C的組成和有關性質,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取維生素C樣品研碎,.稱取該試樣0.704 g,置于鉑舟并放人燃燒管中,不斷通入氧氣流。用酒精噴燈持續加熱樣品,樣品逐漸消失最后無任何殘留物,將生成物(僅有兩種物質)先后通過無水硫酸銅和堿石灰,兩者分別增重0.288 g和1.056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②將少許研碎的維生素C樣品和適量的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混合后,溶液顏色變紅。
請解答下列問題:
(1)稱取的試樣中,含有氫原子的物質的量是 mo1;碳元素的質最是 g。
(2)維生素C中 (填“含”、“不含”或“無法確定是否”)有氧元素,理由是根據實驗數據可知 。
如你回答“含”有,請計算稱取的試樣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并填入下一空格中;如你回答“不含”等,則下一空格不必填寫。稱取試樣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3)如果要確定維生素C的分子式,你認為還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
(4)維生素C和紫色石蕊試液混合后,溶液顏色變紅,說明維生素C溶液具有 (填“酸”、“堿”或“中”)性。查閱有關資料顯示,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請以淀粉溶液、碘水為試劑,寫出驗證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的實驗方法和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黑龍江省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部分 題型:填空題
(15分)
M、Q、X、Y、Z是前四周期的5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結構或性質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結構或性質信息 |
M |
M的一種單質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質 |
Q |
基態原子最外層未成對電子數在該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多 |
Y |
單質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基態原子的M層上有1個未成對的p電子 |
請回答以下問題:
(1)a.學生甲根據M原子易形成4對共用電子的特點,推出M原子應該具有4個未成對電子。畫出基態M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請判斷對錯,并加以解釋
b.M的另一種單質被稱為混合型晶體,具有平面層狀結構。M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其晶體中含有的作用力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與Q單質分子互為等電子體的常見微粒的化學式(分子、陰離子各1個) 、 ;并寫出該陰離子的電子式___________
(3)a.學生乙通過查表,確定Q與Y的電負性接近。但是Q的氫化物分子間能形成氫鍵,X的氫化物分子間卻不易形成氫鍵,試從結構的角度加以解釋:
b.氫鍵的形成,對分子的沸點影響較大,請判斷以下兩種互為同分異構體的分子沸點高低:
鄰羥基苯甲酸 ______ 對羥基苯甲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含氧酸的酸性與非羥基氧的個數有關,則Y的四種常見的不同價態含氧酸的酸性由強到弱排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為探究維生素C的組成和有關性質,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取維生素C樣品研碎,.稱取該試樣0.704 g,置于鉑舟并放人燃燒管中,不斷通入氧氣流。用酒精噴燈持續加熱樣品,樣品逐漸消失最后無任何殘留物,將生成物(僅有兩種物質)先后通過無水硫酸銅和堿石灰,兩者分別增重0.288 g和1.056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②將少許研碎的維生素C樣品和適量的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混合后,溶液顏色變紅。
請解答下列問題:
(1)稱取的試樣中,含有氫原子的物質的量是 mo1;碳元素的質最是 g。
(2)維生素C中 (填“含”、“不含”或“無法確定是否”)有氧元素,理由是根據實驗數據可知 。
如你回答“含”有,請計算稱取的試樣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并填入下一空格中;如你回答“不含”等,則下一空格不必填寫。稱取試樣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3)如果要確定維生素C的分子式,你認為還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
(4)維生素C和紫色石蕊試液混合后,溶液顏色變紅,說明維生素C溶液具有 (填“酸”、“堿”或“中”)性。
查閱有關資料顯示,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請以淀粉溶液、碘水為試劑,寫出驗證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的實驗方法和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屆黑龍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部分 題型:填空題
(15分)
M、Q、X、Y、Z是前四周期的5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結構或性質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結構或性質信息 |
M | M的一種單質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質 |
Q | 基態原子最外層未成對電子數在該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多 |
Y | 單質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基態原子的M層上有1個未成對的p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