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已有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需要進行尾氣處理,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的注意事項以及物質的量的關系進行解答即可,
(1)B中反應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是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做還原劑;
(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剩余一氧化碳不能排放到空氣中;
(3)a.為防止生成的銅被氧化,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繼續通入一氧化碳;
b.C中增加的質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B中固體減小的質量是氧元素的質量;
c.該反應前后都要通入一氧化碳;
d.反應結束后繼續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防止銅被氧化;
(4)開始先通入一段時間一氧化碳排凈裝置中的空氣;
解答 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是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B中的反應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該反應中一氧化碳是還原劑,
故答案為:CO+CuO $\frac{\underline{\;\;△\;\;}}{\;}$Cu+CO2,CO;
(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氣體,點燃能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環境,
故答案為: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
(3)a.為防止生成的銅被氧化,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繼續通入一氧化碳,故a正確;
b.C中增加的質量是二氧化碳的質量,B中固體減小的質量是氧元素的質量,故質量不相等,故b錯誤;
c.該反應前后都要通入一氧化碳,故反應開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不可生成0.1mol銅,故c錯誤;
d.反應結束后繼續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防止銅被氧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④省略A可達到同樣的目的,因為為了排盡裝置內的空氣,反應前已經通入一段時間的CO,
故答案為:為了排盡裝置內的空氣,反應前已經通入一段時間的CO.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物質的性質進行,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常情況下,32gO2和O3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分子總數小于NA | |
B. | 常溫常壓下,0.1mol•L-1的硝酸銨溶液中氮原子數目為0.2NA | |
C. | 1mol有機物![]() | |
D. | 1mol甲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多 | |
B. | 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增大壓強(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 |
C. | 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 | |
D. | 催化劑能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成千上萬倍地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7g OH- 所含電子數為0.8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L HCl 所含質子數為18NA | |
C. | 常溫下,11.2L Cl2所含原子數為NA | |
D. | 0.5mol D2O 中所含質子數為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圖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漸加入CH3COONa固體后,溶液pH的變化 | |
B. | ![]() 圖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時溶液的導電性變化,則CH3COOH溶液的pH:a>b | |
C. | ![]() 圖表示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焓變 | |
D. | ![]() 圖表示表面有氧化膜的鎂條投入稀鹽酸中產生氫氣的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負極反應式為Mg-2e-=Mg2+ | |
B. | 正極反應式為Ag++e-=Ag | |
C. | 電池放電時Cl-由正極向負極遷移 | |
D. | 負極會發生副反應Mg+2H2O=Mg(OH)2+H2↑ | |
E. | 能被KCl溶液激活 | |
F. | 可用于海上應急照明供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