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丁達爾效應是溶液和膠體的本質區別 | |
B. |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 |
C. | 常用作水處理劑的KAl(SO4)2和漂白粉都是強電解質 | |
D. | 232Th 轉變成233U是化學變化,233U和235U的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
分析 A.溶液和膠體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離子的大小不同;
B.堿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
C.漂白粉是混合物;
D.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核反應不是化學變化.
解答 解:A.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在于分散質粒子大小,不在于丁達爾效應,故A錯誤;
B.堿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故B正確;
C.漂白粉屬于混合物而不是純凈物,所以漂白粉不屬于電解質,故C錯誤;
D.核反應不是物理變化,也不是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膠體的性質、酸性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的關系、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等概念等,難度不大,注意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別不是丁達爾效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密閉容器中2molNO與1molO2充分反應,產物的分子數為2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A個氧原子 | |
C. | 0.1 mol鐵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0.3 NA | |
D. | 常溫下,1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總數為0.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⑥⑦ | B. | ③⑤⑧⑨ | C. | ③⑦⑧ | D. | ③⑦⑧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的電子式:![]() | |
B. | 氟化氫的形成過程:![]() | |
C. | 表示甲烷分子和四氯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 |
D. | 次氯酸的結構式:H-O-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