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且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其中A是單質。
(1)若A是一種淡黃色固體,B是氣態氫化物,C、D為氣態氧化物,C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請寫出C與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氣態氫化物,C、D為氣態氧化物,且C、D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一個重要原因。請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室中檢驗氣體B用的試劑或用品為________________。
(3)若B、D既能溶于強酸溶液,又能溶于強堿溶液,反應②③均需要強堿性溶液,反應④可以通過滴加少量稀鹽酸實現。據此判斷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常用于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D是一種強堿。則C作供氧劑時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焰色反應時,D的火焰呈 色。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天門市三校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為讓被困的紅軍戰士吃上食鹽,潘冬子將浸透食鹽水的棉襖裹在身上,帶進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實驗室中,欲從食鹽水中提取出食鹽,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
A.過濾 B.蒸發 C.萃取 D.蒸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老河口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瓦斯中甲烷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4時爆炸最強烈,此時甲烷與氧氣的體積比是
A.1﹕3 B.1﹕2 C.1﹕1 D.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欽州市高新區高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強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種或幾種,取該溶液進行連續實驗,實驗過程如下: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僅根據上述連續實驗不能確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陽、陰離子分別是 ,能證明該陰離子是否存在的簡單實驗操作為____ __。
(2)用離子方程表達下列反應:
①中生成氣體A: ,②中生成溶液H: 。
(3)若②中所用氫氧化鈉濃度為2mol/L,當加入l0ml時開始產生沉淀,55ml時沉淀的量達到最大值0.03mol,繼續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變,隨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ml時沉淀的量降為0.025mol且保持不變,則原溶液中c(Fe2+)為 mol/L、c(Fe3+)為 mol/L、c(Cl﹣)為 mol/L.(若有些離子不存在,請填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欽州市高新區高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分別含2種或3種元素,它們的分子中各含18個電子。甲是氣態氫化物,在水中分步電離出兩種陰離子。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A. 某鹽溶液含甲電離出的陰離子,則該溶液顯堿性,只能與酸反應
B. 乙與氧氣的摩爾質量相同,則乙一定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C. 丙中含有第二周期的IVA族的元素,則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 丁和甲中各元素質量比相同,則丁中一定含有-1價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聯考一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0.1mol·L-1的碳酸鈉溶液中存在5種微粒,且c(CO32-)+c(HCO3-)=0.1mol·L-1
B.硫化鈉水解的離子方程式:S2-+2H2OH2S+2OH-
C.FeSO4溶液中滴加次氯酸鈉溶液:Fe2++ClO-+2H2O=Fe(OH)2↓+2HClO
D.AgNO3溶液中滴加足量NaCl溶液,再滴加NaI溶液,先產生白色沉淀后轉化為黃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聯考一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標況下,11.2L CO和N2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數是NA
B.100g 98%的濃硫酸中,氧原子總數為4NA
C.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數目小于NA
D.1 mol SO2與足量O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SO3 ,共轉移2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上第一次聯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用下列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甲實驗為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乙實驗為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甲實驗的步驟是①④⑤,其中去除雜質的關鍵步驟是蒸發
B.甲實驗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實驗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進行操作,砝碼為5g(游碼讀數0),則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p水=lg/cm3)
D.乙實驗中,若①所用的燒杯內璧沾有水,對配制的溶液濃度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高一11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足量Na、Mg、A1分別投入到含0.5 mol的HCl的溶液中,轉移電子數均為0.5 NA
B. 將lmolCO2、H2O蒸氣混和物通過足量Na2O2,氣體分子數變為0.5 NA
C.將含有1mol Na2CO3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含1.5molHCl的溶液中,產生氣體分了數目為0.5NA個
D. 1molNa2O2與足量C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