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對應的現象及解釋正確的是
編號 操 作 現 象 解 釋
A FeI2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 溶液變黃 氯水氧化I-成碘單質,碘水呈黃色:
2I-+Cl2=I2+2Cl-
B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出現白色渾濁 苯酚酸性弱于碳酸,反應生成苯酚:
2C6H5O-+CO2+H2O=2C6H5OH+CO32-
C Ca(HCO3)2溶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 出現白色沉淀 Ca2++HCO3-+OH-=CaCO3↓+H2O
D 含有等濃度的Mg2+和Cu2+的廢水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調節溶液pH=7 溶液中先出現藍色沉淀 Ksp[Cu(OH)2]< Ksp[Mg(OH)2],因此Cu2+先沉淀;Cu2++2OH-=Cu(OH)2↓
D
【解析】
試題分析:A.Fe2+、I-都有還原性,由于氯水過量,所以發生反應2Fe2++4I-+3Cl2=2Fe3++2I2+6Cl-.錯誤。B.酸性:H2CO3> C6H5OH> HCO3-。所以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發生反應C6H5O-+CO2+H2O=C6H5OH+HCO3-。錯誤。C.酸式鹽與堿發生反應時應該以不足量的物質為標準,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發生反應:Ca2++2HCO3-+2OH-=CaCO3↓+CO32-+H2O.錯誤。D.因為Ksp[Cu(OH)2]< Ksp[Mg(OH)2],所以向含有等濃度的Mg2+和Cu2+的廢水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調節溶液pH=7 Cu2+先沉淀,Cu2++2OH-=Cu(OH)2↓,然后再發生:Mg2++2OH-=Mg(OH)2↓。正確。
考點:考查氯水、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及酸式鹽與堿的反應及沉淀反應的先后順序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 |
△ |
實驗步驟 |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1 | 取少許試管I中收集的有機物于小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加熱,靜置. 取少許試管I中收集的有機物于小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蕩,加熱,靜置. |
液體分層,上層可能含有NaOH及NaBr. 液體分層,上層可能含有NaOH及NaBr. |
2 | 取上層清夜于小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酸化. 取上層清夜于小試管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酸化. |
無明顯現象. 無明顯現象. |
3 | 取少許酸化后的溶液用pH試紙檢驗. 取少許酸化后的溶液用pH試紙檢驗. |
pH試紙呈紅色,溶液呈酸性. pH試紙呈紅色,溶液呈酸性. |
4 | 向上述酸化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向上述酸化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有淡黃色沉淀,溶液中含有Br-,即原有機物中含有Br元素 有淡黃色沉淀,溶液中含有Br-,即原有機物中含有Br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電離能/kJ?mol-1 | I1 | I2 |
銅 | 746 | 1958 |
鋅 | 906 | 1733 |
NaNO3 | KNO3 | NaCl | KCl | |
10℃ | 80.5 | 20.9 | 35.7 | 31.0 |
100℃ | 175 | 246 | 39.1 | 56.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