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上述圖中儀器的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
(2)若利用裝置Ⅰ分離乙酸(沸點118 ℃)和乙酸乙酯(沸點77.1 ℃)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有________,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實驗操作的名稱為________;實驗時儀器②中冷卻水的進口為________(填“f”或“g”)。
(3)現需配制2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裝置Ⅱ是某同學轉移溶液的示意圖,圖中有兩處錯誤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關于儀器④的使用方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下列選項的編號字母)。
A.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漏液
B.使用前必須烘干
C.不能用作物質反應或溶解的容器
D.熱溶液可直接轉移到其中
(5)下列操作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下列選項的編號字母)。
A.沒有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
B.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
C.搖勻后,液面下降,補充水
D.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答案】蒸餾燒瓶 冷凝管 容量瓶 溫度計; 蒸餾; g 未用玻璃棒引流 未使用250 mL容量瓶 AC D
【解析】
左圖是蒸餾裝置圖,用于分離液體和液體互溶,利用沸點不同進行分離,蒸餾時要使用溫度計,且水銀部位在支管口處,冷凝水要下進上出原則;
右圖是配制溶液,使用前要檢漏,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另作它用,配制是要注意誤差分析。
⑴①是蒸餾燒瓶;②是冷凝管;④是容量瓶;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容量瓶;
⑵若利用裝置I分離乙酸(沸點118℃)和乙酸乙酯(沸點77.1℃)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有測定餾分溫度的溫度計。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分離沸點不同的液態混合物的實驗操作的名稱為蒸餾。為了使冷凝效果更好,在實驗時儀器②中冷卻水的進口為g。
故答案為溫度計;蒸餾;g;
⑶根據配制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可知圖中有兩處錯誤分別容量瓶規格不對,不應是100ml,要用250ml的容量瓶以及未用玻璃棒引流溶液。
故答案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使用250 mL容量瓶;
⑷下列關于儀器④的使用方法中,
A選項,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漏液,故A正確;
B選項,使用前不需要一定烘干,因為有少量蒸餾水,后面定容時少加蒸餾水,故B錯誤;
C選項,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用作物質反應或溶解的容器,故C正確;
D選項,熱溶液要冷卻到室溫才轉移到容量瓶中,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C。
⑸下列操作會使配制的溶液濃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下列選項的編號字母)。
A選項,沒有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濃度偏低,故A錯誤;
B選項,轉移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濃度偏低,故B錯誤;
C選項,搖勻后,液面下降,補充水,由于溶液的體積偏大,使溶液的濃度偏低,故C錯誤;
D選項,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則溶液的體積偏小,使溶液的濃度偏高,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清潔能源的開發、廢水的處理都能體現化學學科的應用價值。
Ⅰ. 工業上可利用CO2來制備清潔燃料甲醇,有關化學反應如下:
反應A:CO2(g)+3H2(g)CH3OH(g)+H2O(g) △H1=-49.6kJ·mol-1
反應B:CO2(g)+H2H2O(g)+CO(g) △H2=+41kJ·mol-1
⑴ 寫出用CO(g)和H2(g)合成CH3OH(g)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反應A可自發進行的溫度條件是________(填“低溫”或“高溫”) 。
⑶ 寫出兩個有利于提高反應A中甲醇平衡產率的條件___________。
⑷ 在Cu-ZnO/Zr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氣體,體積比1∶3,總物質的量amol進行反應,測得CO2轉化率、CH3OH和CO選擇性隨溫度、壓強變化情況分別如圖所示(選擇性:轉化的CO2中生成CH3OH或CO的百分比)。
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壓強對反應的影響
① 由上圖可知,影響產物選擇性的外界條件是______。
A. 溫度 B. 壓強 C. 催化劑
② 如圖中M點溫度為250℃,CO2的平衡轉化率為25%,該溫度下反應B的平衡常數為________________(用分數表示)。
Ⅱ.實驗室模擬“間接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氨氮廢水中NH4+的裝置如圖所示。以硫酸銨和去離子水配制成初始的模擬廢水,并以NaCl調節溶液中氯離子濃度,陽極產物將氨氮廢水中的NH4+氧化成空氣中的主要成分。
⑸ 陽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除去NH4+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 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L 1mol/L CH3COONa 溶液中含有 CH3COO-的數目為 NA
B. 100 ml 1.0 mol·L-1 FeCl3 溶液與足量 Cu 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 0.2NA
C. 標準狀況下,11.2 L CCl4 中含有 C—Cl 鍵的數目為 2NA
D. NA 個 D2O 分子中,含有 10NA 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化學反應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學平衡常數為K1;化學反應②:Fe(s)+H2O(g)
FeO(s)+H2(g),其化學平衡常數為K2,在溫度973 K和1173 K的情況下,K1、K2的值分別如下:
溫度 | K1 | K2 |
973 K | 1.47 | 2.38 |
1 173 K | 2.15 | 1.67 |
(1)通過表格中的數值可以推斷:反應①是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現有反應③:CO2(g)+H2(g)CO(g)+H2O(g),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3的表達式:K3=______。
(3)根據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據此關系式及上表數據,能推斷出反應③是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4)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_____ (填寫字母序號)。
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 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
C.升高溫度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E.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CO的濃度
(5)圖甲、乙分別表示反應③在t1時刻達到平衡,在t2時刻因改變某個條件而發生變化的情況:
①圖甲中t2時刻發生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
②圖乙中t2時刻發生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上用木炭粉和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取H2,同時生成CO2。某學習小組在實 驗室中模擬H2的工業生產過程并測定其產率,實驗裝置如下所示。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儀器b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連接好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順序填入下列步驟的序號)。
①向裝置A、B、C、D中分別加入相應試劑,打開活塞K,通入一段時間N2。
②加熱裝置B處硬質玻璃管。
③關閉活塞K,連接盛有適量水的量氣管。
④點燃裝置A處酒精燈。
⑤待裝置B處木炭粉完全反應后,停止加熱。
(3)裝置B處硬質玻璃管中發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取B氣管讀數時,應注意的事項為冷卻至室溫、___________、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相切;若仰視讀取初始讀數,則導致所測氣體的體積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實驗后所域取的氣體體積為V2 mL標準狀況);取裝置C中液體,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洗滌,將濾液和洗滌液合并,以甲基橙為指示劑,用0.1000molL-1的鹽酸標準溶液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V3mL。
①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的產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代數式即可)。
③還可通過___________,得出裝置C中所吸收產物的物質的量。
(6)從安全角度考慮,該實驗裝置的缺陷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化鎂在醫藥、建筑等行業應用廣泛。硫酸鎂還原熱解制備高純氧化鎂是一種新的探索。以菱鎂礦(主要成分為MgCO3,另含少量雜質FeCO3和SiO2等)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鎂的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濾渣2中除了過量的MgO外,還含有Fe(OH)3。
(1)酸溶時,MgCO3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
(2)濾渣1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氧化”的氧化劑是:_________,寫出該流程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4)高溫煅燒過程中,同時存在以下反應:2MgSO4+C2MgO+2SO2↑+CO2↑;MgSO4+C
MgO+SO2↑+CO↑;MgSO4+3C高溫MgO+S↑+3CO↑。利用下圖裝置對煅燒產生的氣體進行連續分別吸收或收集(其中S蒸氣在A管中沉積)。
①D中收集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下列選項的字母編號)。
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稀硝酸 d.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和鈷是兩種重要的過渡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其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_。
(2)FeCO3是菱鐵礦的主要成分,其中C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分子中的大π鍵可用符號Π表示,其中m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n代表參與形成大π鍵的電子數(如苯分子中的大π鍵可表示為Π
),則CO32-中的大π鍵應表示為________。
(3)已知Fe2+半徑為61pm,Co2+半徑為65pm,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分別加熱FeCO3和CoCO3,實驗測得FeCO3受熱分解溫度低于CoCO3,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Co(NH3)5Cl3是鈷的一種配合物,向含0.01mol該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87g。則該配合物的配位數為_____。
(5)奧氏體是碳溶解在r-Fe中形成的一種間隙固溶體,無磁性,其晶胞為面心立方結構(如圖所示),則該晶體中與鐵原子距離最近的鐵原子數目為___________;若該晶胞參數為a pm,則該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制冷劑氟里昂-12(CCl2F2)的研發利用,充分體現了元素周期表的指導作用
B. 通過測定物質中的含量可以推斷文物的年代
C. 門捷列夫預言的“類鋁” 鎵(Ga)元素的發現,證實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學性
D. 過渡元素Ti、Mo、W等的單質有耐高溫,耐腐蝕的特點,其合金可以制造火箭、導彈、宇宙飛船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NaOH固體配制240mL 1.2mol/L的NaOH溶液,填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240mL 1.2mol/L的NaOH溶液
應稱取NaOH的質量/g | 選用容量瓶的規格/mL | 除容量瓶外還需要的其它玻璃儀器 |
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2)容量瓶上需標有以下五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濃度 ② 溫度 ③容量 ④壓強 ⑤刻度線
(3)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___;
A.將已冷卻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B.用天平準確稱取所需的NaOH的質量,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充分溶解
C.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D.將容量瓶蓋緊,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F.繼續往容量瓶內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處
G 裝入貼好標簽的試劑瓶待用
(4)下列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的是__;
A.稱量NaOH時,在濾紙上稱量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
C.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
D.向容量瓶中轉移溶液時不慎有液滴灑在容量瓶外面
E 容量瓶在使用前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