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充電時電源的正極應與電池的X極相連 | |
B. | 放電時負極電極反應式為:XH6+6e-═X+6H+ | |
C. | 充電時陽極電極反應式為:6Ni(OH)2+6OH-═6NiOOH+6H2O+6e- | |
D. | 該電池放電反應1 mol XH6時,若用于電解水,理論上可得到16g氧氣 |
分析 A、充電時,電源的正極與電池的正極相連,據此回答判斷;
B、放電時,原電池的負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據此書寫電極反應式;
C、充電時,電解池的陽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據此書寫電極反應式;
D、根據電子守恒結合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 解:A、總反應式為:XH6+6NiOOHXH6+6NiOOH$?_{充電}^{放電}$X+6Ni(OH)2,儲氫合金X為正極,NiOOH/Ni(OH)2為負極,則充電時,電源的正極與電池的正極X相連,故A正確;
B、放電時,原電池的負極Ni(OH)2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故B錯誤;
C、充電時,電解池的陽極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即6Ni(OH)2+6OH--6e-═6NiOOH+6H2O,故C正確;
D、電池放電時反應了1molXH6,則轉移電子是6mol,電解水化學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根據電子守恒,轉移6mol電子時,生成氧氣的物質的量是$\frac{3}{2}$×32g/mol=48g,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二次電池的工作原理以及電解池和原電池的有關知識,要求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反應開始2分鐘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 | |
B. | 反應4分鐘后平均反應速率最小 | |
C. | 反應開始4分鐘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 | |
D. | 反應在第2分鐘初至第3分鐘末生成C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Na+)>c(HA-)>c(OH-)>c(H2A)>c(H+)>c(A2-) | B. | c(Na+)>c(HA-)>c(H+)>c(A2-)>c(H2A)>c(OH-) | ||
C. | c(Na+)>c(H+)>c(HA-)>c(A2-)>c(OH-)>c(H2A) | D. | c(Na+)>c(OH-)>c(HA-)>c(H2A)>c(H+)>c(A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氧化氫的結構式:H-O-O-H | B. | 氮原子的L層電子軌道表示式:![]() | ||
C. | CO2的比例模型:![]() | D. | Cl-的結構示意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們都是極性鍵形成的極性分子 | |
B. | 它們的成鍵方式都只有σ鍵 | |
C. | 可燃冰的存在說明甲烷和水分子間能形成氫鍵 | |
D. | 它們的分子空間構型都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 | B. | ①③⑥ | C. | ③④⑤ | D. | 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