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圖知,隨著反應進行,X的物質的量增大、Y的物質的量減小,所以X是生成物、Y是反應物,反應達到平衡時,△n(X)=(0.7-0.4)mol=0.3mol,△n(Y)=(1-0.4)mol=0.6mol,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所以X、Y的計量數之比=0.3mol:0.6mol=1:2;
(2)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
(3)X是四氧化二氮、Y是二氧化氮,反應過程中,X的反應速率小于Y反應速率;
(4)v=$\frac{\frac{△n}{V}}{△t}$;轉化率=$\frac{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初始物質的量}×100%$;恒溫、恒容下,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壓強之比;
(5)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解答 解:(1)根據圖知,隨著反應進行,X的物質的量增大、Y的物質的量減小,所以X是生成物、Y是反應物,反應達到平衡時,△n(X)=(0.7-0.4)mol=0.3mol,△n(Y)=(1-0.4)mol=0.6mol,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所以X、Y的計量數之比=0.3mol:0.6mol=1:2,根據方程式知,Y表示NO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故答案為:Y;
(2)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分子之間碰撞機會增大,所以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故答案為:加快;加快;
(3)X是四氧化二氮、Y是二氧化氮,反應過程中,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動,所以V正(X)>V逆(Y),故答案為:>;
(4)v=$\frac{\frac{△n}{V}}{△t}$=$\frac{\frac{0.3mol}{2L}}{1min}$=0.15mol/(L.min);轉化率=$\frac{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初始物質的量}×100%$=$\frac{0.6mol}{1mol}×100%$=60%;恒溫、恒容下,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壓強之比,反應前混合氣體物質的量=(1+0.4)mol=1.4mol,反應后混合氣體物質的量=(0.4+0.7)mol=1.1mol,所以反應前與平衡時壓強之比=1.4mol:1.1mol=14:11,
故答案為:0.15mol/(L.min);60%;14:11;
(5)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氣體顏色加深,說明平衡生成二氧化氮方向移動,則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答案為:放熱.
點評 本題考查圖象分析,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及計算能力,涉及反應速率、轉化率的計算及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等知識點,明確圖象中曲線含義及變化趨勢是解本題關鍵,易錯題是(4)題壓強的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強 | |
B. | 丙酮分子(CH3COCH3)中的氫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氫原子更易發生鹵代反應 | |
C. | HOOCCH2CHO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發生酯化反應 | |
D. | 苯酚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乙醇則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 B. | 石墨和金剛石是碳元素的同位素 | ||
C. | 1mol石墨比1mol金剛石的總能量高 | D. | 金剛石轉化為石墨屬于化學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含碳元素 | B. | 只含氧元素 | ||
C. | 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 D. | 只含碳、氧兩種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序數是24 | |
B. | 最高價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 |
C. | 原子半徑比鈣小 | |
D. | 氣態氫化物化學式是H2Se,穩定性比HCl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