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是由于物理變化引起的是
A.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條褪色
C.二氧化硫使品紅溶液褪色 D.活性炭使紅墨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吉林長春十一高中等兩校高二上期末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間甲乙苯苯環上的一個氫原子被-C3H6Cl取代,形成的同分異構體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A.9種 B.12種 C.15種 D.20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西城區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Fe(OH)3可用來制顏料、藥物,作凈水劑。現設計實驗研究制備Fe(OH)3的方法。
資料:新制Fe(OH)3在溶液中存在兩種電離:Fe3++3OH-Fe(OH)3
H++FeO2-+H2O
(1)向3支盛有1 mL 1.0 mol·L-1 FeCl3溶液的試管中,分別加入3 mL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都產生紅褐色沉淀。充分反應后,過濾,取濾液分成兩等份,分別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① 產生紅褐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當c(NaOH)≥6.0 mol·L-1時,實驗Ⅱ中溶液變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有同學提出可用某些鹽與FeCl3反應制備Fe(OH)3。
① 向1 mL 1.0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1.0 mol·L-1 Na2CO3溶液,立即有大量氣泡并有紅褐色沉淀產生。有同學提出沉淀中可能含有碳酸鹽。將沉淀過濾、洗滌后取樣,________,證明沉淀中含有碳酸鹽。
② 向1 mL 1.0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1.0 mol·L-1 Na2SO3溶液,溶液由黃色變為紅色,無丁達爾效應,繼續滴加Na2SO3溶液,最終得到紅褐色沉淀。經檢驗沉淀中除Fe(OH)3外還含有FeSO3。產生FeS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比較(1)和(2),制備Fe(OH)3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注明試劑和用量)。
(4)FeSO4溶液僅與一種試劑反應也可制Fe(OH)3,該試劑的化學式是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西城區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N2(g) + 3H2(g)2NH3(g) ΔH = ? 92 kJ·mol-1,下圖表示L一定時,H2的平衡轉化率(α)隨X的變化關系,L(L1、L2)、X可分別代表壓強或溫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X表示溫度
B.L2>L1
C.反應速率 υ(M)>υ(N)
D.平衡常數 K(M)>K(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西城區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時,下列有關0.1 mol·L-1醋酸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pH = 1
B.c(H+) = c(CH3COO-)
C.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后,醋酸的電離程度減小
D.與0.1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顯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元素。根據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h與f原子序數相差______________。
(2)b、c、f的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原子半徑最小的是______(填化學式)。
(3)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強是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e、f、g三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最不穩定的是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4)g元素與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高二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堿的是
A.NH3·H2O B.MnO2 C.HNO3 D.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