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式 | 電離常數(25℃) |
HCN | K=4.9×10-10 |
CH3COOH | K=1.8×10-5 |
H2CO3 | K1=4.3×10-7、K2=5.6×10-11 |
分析 (1)NaOH是一元強堿,1mol/L的NaOH溶液中c(OH-)=1mol/L,據純水在25℃時,pH=7可知,KW=10-14求算由水電離出來的c(OH-);
(2)碳酸鈉溶液中因碳酸根離子水解導致溶液顯堿性,鹽溶液中鹽的水解促進水的電離;
(3)據圖分析,加水稀釋的過程中,HX的pH變化比較慢,說明HX的酸性比醋酸弱;
(4))根據酸的電離常數進行分析判斷,電離常數越大,對應鹽的水解程度越小,溶液的pH越小.
解答 解:(1)1mol/L的NaOH溶液中c(OH-)=1mol/L,KW=10-14可知由水電離出來的c(OH-)=10-14mol/L,故答案為:10-14;
(2)碳酸鈉溶液中因碳酸根離子水解導致溶液顯堿性,碳酸根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C${O}_{3}^{2-}$+H2O?HC${O}_{3}^{-}$+OH-、HC${O}_{3}^{-}$+H2OH2CO3+OH-,其pH=11,則c(OH-)=0.001mol/L,全部由水電離產生,故答案為:C${O}_{3}^{2-}$+H2O?HC${O}_{3}^{-}$+OH-、HC${O}_{3}^{-}$+H2OH2CO3+OH-;0.001;
(3)據圖分析,加水稀釋的過程中,HX的pH變化比較慢,說明HX的酸性比醋酸弱,HX的電離平衡常數比醋酸小,
故答案為:小于;稀釋相同倍數,一元酸HX的pH變化量比CH3COOH的小,故酸性較弱,電離常數較小;
(4)根據圖表數據分析,電離常數:醋酸>HCN>碳酸氫根離子,所以等濃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水解程度為: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故溶液的pH為: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故答案為: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
點評 本題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根據平衡常數確定酸性強弱,從而確定水解程度,注意加水稀釋時從各微粒的物質的量變化分析,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
A | 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加CCl4,振蕩、靜置 | 上層溶液顯紫色 | 原溶液中有I2 |
C | 滴加NaOH溶液,將濕潤 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 試紙不變藍 | 原溶液中無NH4+ |
D | 用潔凈鐵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 火焰呈黃色 | 原溶液中有Na+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電時,溶液中的溶質粒子分別向兩極移動,膠體中的分散質粒子向某一極移動 | |
B. | 光線透過膠體時,膠體發生了丁達爾現象 | |
C. | 用滲析的方法凈化膠體時,半透膜只允許較小的分子、離子通過 | |
D. | 膠體粒子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吸附陽離子或陰離子,故在電場的作用下會產生電泳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C與14C互為同素異形體 | |
B. | 14C的原子中有6個質子,8個電子 | |
C. | 12C與14C的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數之比為3:4 | |
D. | 金剛石與C60都屬于原子晶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H原子形成1molH-H鍵要吸收熱量 | |
B. | C(石墨,s)═C(金剛石,s)△H=+1.9 kJ/mol,則可判定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 |
C. | 500℃、30 MPa下,0.5 mol N2(g)和1.5 mol H2(g)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 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 |
D. | 已知Ni(CO)4(s)=Ni(s)+4CO(g)△H=Q kJ•mol-1,則Ni(s)+4CO(g)=Ni(CO)4(s)△H=-Q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