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常溫下,向20mL0.2mol·L-1的H2SO3溶液中滴加0.2mol·L-1 NaOH溶液,含硫微粒的物質的量(n)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曲線Ⅱ代表H2SO3的濃度
B. a、b、c三個交點處水的電離程度大小:a<b<c
C. 當V(NaOH)=20mL時,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為:c(Na+)>(HSO3ˉ) >c(SO32-)>c(H+)>c(OHˉ)
D. 若c點pH=6.5,則Ka2(H2SO3)=10-7.5
【答案】B
【解析】向20mL0.2mol·L-1的H2SO3溶液中滴加0.2molL-1 NaOH溶液,滴加前,溶液中H2SO3的濃度最大,隨著NaOH的加入,H2SO3的濃度減小,c(HSO3-)逐漸增大,則I代表H2SO3的濃度,II代表HSO3-的濃度,當NaOH的體積為10mL時,c(HSO3-)達到最大值,繼續滴加NaOH,c(HSO3-)減小,c(SO32-)增大,所以III代表SO32-的濃度。A.由以上分析可知,I代表H2SO3的濃度,故A錯誤;B.隨著NaOH的加入,溶液中酸電離的氫離子逐漸減少,水的電離程度逐漸增大,所以水的電離程度大小:a點<b點<c點,故B正確;C、根據圖像知,當V(NaOH)=20 mL時,發生反應為NaOH+ H2SO3═NaHSO3+H2O,溶液主要為NaHSO3,以電離為主,HSO3-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則c(H+)>c(SO32-),則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c(Na+)>c(HSO3-)>c(H+)>c(SO32-)>c(OH-),故C錯誤;D.c點pH=6.5,則溶液中c(H+)=10-6.5mol/L,已知c(SO32-)=c(HSO3-),則Ka2==10-6.5,故D錯誤;故選B。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要求填空:
(1)在25℃時,若100體積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的某強堿溶液混合溶液中性,則混和前強酸pH1和強堿pH2應該滿足的關系是pH1+pH2=
(2)某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Kw=10﹣12 , 則該溫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將此溫度下,將pH=2的硫酸溶液V1L與pH=11的氫氧化鈉溶液V2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液為中性,則V1:V2= .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則V1: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生產工藝的設計,必須牢牢抓住物質的性質,而推斷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常從兩個角度Ⅰ、物質的屬類(如氧化物、酸、堿或鹽等);Ⅱ、組成元素的化合價(是否處于最高價、中間價態或最低價)。請回答2
(1)已知SiO2是一種難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試寫出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該物質具有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黃銅礦冶煉銅產生的爐渣含有Fe2O3、FeO、SiO2、Al2O3等多種氧化物,工業生產過程中可利用該爐渣制備Fe2O3。利用爐渣制備氧化鐵的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
①若鹽酸浸泡后所得濾液用氯氣處理,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足量的NaOH溶液”處理后,存在于爐渣中的鋁元素最終以_____________形式被除去。
A.Al B.Al(OH)3 C.Al3+ D.[Al(OH)4]—
②現有a、稀硫酸 b、HNO3溶液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 e、NaOH溶液 f、碘水等試劑,為檢驗原爐渣中是否含有FeO,應該選擇上述試劑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試劑對應的字母)。若存在FeO,將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蛋白質分子由四條肽鏈組成,364個氨基酸形成,則這個蛋白質分子含有的-COOH和-NH2 數目分別為 ( )
A. 366、366 B. 362、362 C. 4、 4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工腎臟可采用間接電化學方法除去代謝產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B為電源的負極
B. 陽極室中發生的反應依次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
C. 電解結束后,陰極室溶液的pH與電解前相比一定會減小
D. 若兩極共收集到氣體13.44 L(標準狀況),則理論可去除尿素為7.2g(忽略氣體的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pH=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 K+、Fe3+、SO42-、I- B. Na+、NO3-、SiO32-、K+
C. Mg2+、NH4+、Cl-、NO3- D. Fe2+、Na+、HSO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充分燃燒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熱量Q kJ(Q>0),經測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5 mol/L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鹽,則此條件下反應C4H10(g)+13/2O2(g)===4CO2(g)+5H2O(g)的ΔH為
A. +8Q kJ/mol B. +16Q kJ/mol
C. -8Q kJ/mol D. -16Q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苯是主要的化工產品。某課題組擬制備乙苯:
查閱資料如下:
①幾種有機物的沸點如下表:
有機物 | 苯 | 溴乙烷 | 乙苯 |
沸點/℃ | 80 | 38.4 | 136.2 |
②化學原理: +CH3CH2Br
+HBr。
③氯化鋁易升華、易潮解。
I.制備氯化鋁。
甲同學選擇下列裝置制備氯化鋁(裝置不可重復使用):
(1)本實驗制備氯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氣體流程方向是從左至右,裝置導管接口連接順序a→_____→k→i→f→g→_____。
(3)D裝置存在的明顯缺陷是____;改進之后,進行后續實驗。
(4)連接裝置之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藥品。先點燃A處酒精燈,當_____時(填實驗現象),點燃F處酒精燈。
II.制備乙苯
乙同學設計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省略)。
步驟2:用酒精燈微熱燒瓶。
步驟3:在燒瓶中加入少量無水氯化鋁、適量的苯和溴乙烷。
步驟4:加熱,充分反應半小時。
步驟5:提純產品。
回答下列問題:
(5)步驟2“微熱”燒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本實驗加熱方式宜采用_______。 (填“ 酒精燈直接加熱” 或“水浴加熱”)。
(7)盛有蒸餾水的B裝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確認本實驗A中已發生了反應的方法是___。
(8)提純產品的操作步聚有:①過濾;②用稀鹽酸洗除;③少量蒸餾水水洗;④加入大量無水氯化鈣;⑤用大量水洗;⑥蔡餾并收集136.2℃餾分。先后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填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