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裝置圖可知,該實驗原理:通過測定干燥管E的質量增重確定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鐵碳合金中碳的質量,進而計算鐵的質量,再計算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故二氧化硫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測定,進入干燥管E的氣體應除去二氧化硫、且干燥.
(1)常溫下碳與濃硫酸不反應,鐵在濃硫酸中發生鈍化現象;
(2)碳與濃硫酸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
(3)A中生成的氣體含有CO2、2SO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存在會影響二氧化碳的質量測定,C裝置的作用為除盡反應產物中的SO2氣體;
(4)E增重b g為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碳元素守恒計算合金中碳元素的質量,合金的質量減去碳元素質量等于鐵的質量,再根據質量分數定義計算;
(5)裝置內殘留部分二氧化碳,未能被裝置E完全吸收,導致測量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即合金中碳元素的質量偏小;
(6)由裝置圖可知,SO2不一定能全部被品紅KMnO4除去,E中堿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CO2、H2O等.
解答 解:由裝置圖可知,該實驗原理:通過測定干燥管E的質量增重確定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鐵碳合金中碳的質量,進而計算鐵的質量,再計算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故二氧化硫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測定,進入干燥管E的氣體應除去二氧化硫、且干燥.
(1)常溫下,鐵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阻止內金屬繼續與濃硫酸反應,發生鈍化現象,
故答案為:常溫下Fe遇濃硫酸發生鈍化;
(2)碳與濃硫酸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反應方程式為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故答案為: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3)A中生成的氣體含有CO2、2SO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C裝置的作用為除盡反應產物中的SO2氣體,防止影響二氧化碳的質量測定,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褪色;除盡反應產物中的SO2氣體;
(4)E增重b g為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碳元素守恒可知合金中碳元素的質量為$\frac{12}{44}$bg,合金中鐵的質量為mg-$\frac{12}{44}$bg=(m-$\frac{3}{11}$b)g,故鐵的質量分數$\frac{m-\frac{3b}{11}}{m}$=$\frac{11m-3b}{11m}$,
故答案為:$\frac{11m-3b}{11m}$;
(5)裝置內殘留部分二氧化碳,未能被裝置E完全吸收,導致測量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即合金中碳元素的質量偏小,鐵元素的質量增大,質量分數增大,
故答案為:裝置內的CO2難以趕盡,導致E質量增重偏小;
(6)由裝置圖可知,SO2不一定能全部被品紅KMnO4除去,E中堿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CO2、H2O等,
故答案為:SO2不一定能全部被品紅KMnO4除去或E中堿石灰會吸收空氣中的CO2、H2O等.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對實驗方案與實驗裝置的評價、元素化合物性質、化學計算等,難度中等,清楚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鍵,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與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1 | 溶質的質量分數 | 溶液的密度/g•cm-3 | |
硫酸 | c1 | w1 | ρ1 |
氨水 | c2 | w2 | ρ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性是丁達爾效應 | |
B. | 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 |
C. | Fe(OH)3膠體帶正電荷 | |
D. | 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原因是膠粒使光線發生了折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H+、HCO3- | B. | Cu2+、Na+、OH- | C. | Na+、Cl-、NO3- | D. | Ag+、Cl-、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