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e(OH)3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0-9~10-7米之間 | |
B. | 分別用一束光透過三種分散系,只有Fe(OH)3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 |
C. | 往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適當加熱,可制得Fe(OH)3膠體 | |
D. | 三種分散系中分散質均屬于電解質 |
分析 A.膠體的分散質微粒直徑大小是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所在;
B.丁達爾效應的是膠體特有的性質;
C.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氫氧化鐵膠體;
D.氯化鐵溶液、氫氧化鐵膠體和氫氧化鐵濁液,分散質分別為氯化鐵、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鐵,均為電解質.
解答 解:A.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是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屬于膠體,故A正確;
B.丁達爾效應的是膠體特有的性質,溶液和濁液無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
C.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氫氧化鐵膠體,若將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則得到的是氫氧化鐵沉淀,故C錯誤;
D.氯化鐵溶液、氫氧化鐵膠體和氫氧化鐵濁液,分散質分別為氯化鐵、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鐵,均為電解質,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分類方法,注意概念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較簡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2>I->Fe2+>Cl- | B. | I->Fe2+>Cl->SO2 | C. | Cl->Fe2+>SO2>I- | D. | Fe2+>I->Cl->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 | B | C | |
分類標準 | 含氧酸 | 分散系 | (3)硝酸鹽 |
不屬于該類別的物質 | (1)HCl | (2)水 | 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Na+)+c(H+)=c(HS-)+2c(S2-)+c(OH-) | B. | c(Na+)>c(HS-)>c(S2-)>c(H+)>c(OH-) | ||
C. | c(Na+)>c(HS-)+c(S2-)+c( H2S) | D. | c(HS-)+c(S2-)+c(H2S)=1.0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的穩定性與分子間作用力的大小無關 | |
B. | BF3、NCl3、H2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的是NCl3 | |
C. | NH4+和CH4屬于等電子體,立體構型都是正四面體 | |
D. | 在[Cu(NH3)4]2+離子中,Cu2+給出孤對電子,NH3提供空軌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t/min | n(CO)/mol | n(Cl2)/mol |
0 | 1.2 | 0.6 |
1 | 0.9 | |
2 | 0.2 | |
4 | 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容器 | 甲 | 乙 |
反應物投入量 | 1mol CO2(g)和3mol H2(g) | 1mol CH3OH(g)和1mol H2O(g) |
平衡時c(CH3OH) | c1 | c2 |
平衡時能量變化 | 放出29.4kJ | 吸收a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