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圖(1)和圖(2)是A、B兩種物質的核磁共振氫譜。已知A、B兩種物質都是烴類,都含有6個氫原子。請根據圖(1)和圖(2)兩種物質的核磁共振氫譜圖選擇出可能屬于圖(1)和圖(2)的兩種物質 ( )
A. A是C3H6;B是C3H6 B. A是C6H6;B是C4H10
C. A是C3H8;B是C6H6 D. A是C3H6;B是C2H6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電解法制取有廣泛用途的Na2FeO4,同時獲取氫氣:Fe+2H2O+2OH-FeO42-+3H2↑,工作原理如圖(a)所示,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若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過高,鐵電極區會產生紅褐色色物質。C(Na2FeO4)隨初始C(NaOH)的變化如圖(b)所示。已知Na2FeO4只在強堿性條件下穩定,易被H2還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電解一段時間后,陽極室c(OH-)降低
B. 電路中經過0.2mol電子時,陰極室生成H2 2.24L(標準狀況)
C. M點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是鐵電極上有Fe(OH)3生成
D. 陽極的電極反應:Fe一6e-+8OH-===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探究氨基甲酸銨(NH2COONH4)分解反應平衡常數和反應速率的測定。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固體置于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數據列于下表:
溫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氣體總濃度/mol·L-1 | 2.4×10-3 | 3.4×10-3 | 4.8×10-3 | 6.8×10-3 | 9.4×10-3 |
(1)可以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2v(NH3)=v(CO2) B.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不變
E.單位時間內消耗1 molNH2COONH4 ,同時生成2mol NH3
F.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 G.容器內NH3與CO2的濃度之比為2∶1 H.6個N—H鍵斷裂的同時,有2個C=O鍵形成
(2)根據表中數據,計算25.0 ℃時的分解平衡常數______________。
(3)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銨固體放在一個帶活塞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在25.0 ℃下達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溫下壓縮容器體積,氨基甲酸銨固體的質量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一種氣態烴A的化學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閉容器中燃燒,定性實驗表明產物是CO2、CO和水蒸氣。學生甲、乙設計了兩個方案,均認為根據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簡式,他們測得的在一定條件下的有關數據如下(圖中的箭頭表示氣流的方向,實驗前系統內的空氣已排盡):
甲方案:燃燒產物濃硫酸增重2.52 g
堿石灰增重1.32g
生成CO21.76 g
乙方案:燃燒產物堿石灰增重5.60 g
固體減小0.64 g
石灰水增重4g。試回答:
(1)甲、乙兩方案中,你認為哪種方案能求出A的最簡式_______?
(2)請根據你選擇的方案,通過計算求出A的最簡式_______。(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3)若要確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測定其它數據?并說明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含鋁、鋰、鈷的新型電子材料,生產中產生的廢料數量可觀,廢料中的鋁以金屬鋁箔的形式存在;鈷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鋁箔的單面或雙面:鋰混雜于其中。(已知Co2O3的氧化性>Cl2的氧化性)從廢料中回收氧化鈷(CoO)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①CoCO3的溶度積為:Ksp=1.0×10-13;
②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1.0×10-5mol/L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
(1)“堿溶”前通常將廢料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過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廢料中的A1,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鈷。則浸出含鉆物質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產物中只有一種酸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實驗室模擬工業生產時,也可用鹽酸浸出鈷,但實際工業生產中不用鹽酸,請分析不用鹽酸浸出鈷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過程III得到鋰鋁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I(OH)3,碳酸鈉溶液在產生 Al(OH)3時起重要作用,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將2.0×10-4 mol/LCoSO4與2.2×10-4mol/L的Na2CO3等體積混合,此時溶液中的Co2+的濃度為__________,Co2+是否沉淀完全? __________(填“是”或“否”)。
(6)CoO溶于鹽酸可得粉紅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結晶水數目不同而呈現不同顏色,利用藍色的無水CoCl2吸水變色這一性質可制成變色水泥和顯隱墨水。如圖是粉紅色的CoCl2·6H2O晶體受熱分解時,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物質B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解析】(1). “堿溶”前通常將廢料粉碎,可以增大固體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故答案為: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2). NaOH溶液和Al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2A1+2OH-+2H2O=2A1O2-+3H2↑,故答案為:2A1+2OH-+2H2O=2A1O2-+3H2↑;
(3). 廢料中鈷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鈷的化合價為+2價和+3價,由流程圖可知,加入Na2S2O3溶液后,鈷全部變為+2價,說明Co3+氧化S2O32-,還原產物為Co2+,由產物中只有一種酸根離子可知氧化產物為SO42-,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浸出含鈷物質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Co2O3·CoO+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由題中信息可知,Co2O3的氧化性>Cl2的氧化性,則Co2O3·CoO可氧化鹽酸產生Cl2,污染環境,所以實際工業生產中不用鹽酸浸出含鈷物質,故答案為:4Co2O3·CoO+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Co2O3·CoO可氧化鹽酸產生Cl2,污染環境;
(4). 在過程III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根離子和鋁離子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離子方程式為:2A13++3CO32-+3H2O=2A1(OH)3↓+3CO2↑,故答案為:2A13++3CO32-+3H2O=2A1(OH)3↓+3CO2↑;
(5). 將2.0×10-4mol/LCoSO4與2.2×10-4mol/L的Na2CO3等體積混合,Co2+與CO32-反應生成CoCO3,離子方程式為:Co2++ CO32-= CoCO3,由離子方程式可知,反應后的溶液中c(CO32-)=( 2.2×10-4-2.0×10-4)mol/L÷2=1×10-5mol/L,則反應后的溶液中c(Co2+)==1.0×10-8mol/L,c(Co2+)<1.0×10-5mol/L,所以Co2+沉淀完全,故答案為:1.0×10-8mol/L;是;
(6). 據圖可知,n(CoCl2)=65×10-3g÷130g/mol=5×10-4mol,B中含有水的物質的量為n(H2O)=(74-65)×10-3g÷18g/mol=5×10-4mol,則n(CoCl2): n(H2O)=1:1,則物質B為CoCl2·H2O,故答案為:CoCl2·H2O。
【題型】綜span>合題
【結束】
10
【題目】砷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砷與其化合物被運用在農藥、除草劑、殺蟲劑等。
(1)砷的常見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其中As2O5熱穩定性差。根據圖1寫出As2O3轉化為As2O5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砷酸鈉具有氧化性,298K時,在100mL燒杯中加入10mL0.1 mol/L Na3AsO4溶液、20mL0.1 mol/L KI溶液和20mL0.05mol/L硫酸溶液,發生下列反應:AsO43-(無色)+12(淺黃色)+H2O △H。測得溶液中c(I2)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2所示(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①升高溫度,溶液中AsO43-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則該反應的△H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0~10min內,I的反應速率v(Iˉ)= ____________。
③下列情況表明上述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號)。
a.c(AsO33-)+c(AsO42-)不再變化 b.溶液顏色保持不再變化
C.c(AsO33-)與c(AsO42-)的比值保持不再變化 d.I的生成速率等于I2的生成速率
④在該條件下,上述反應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______________。
(3)利用(2)中反應可測定含As2O3和As2O5的試樣中的各組分含量(所含雜質對測定無影響),過程如下:
①將試樣02000g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O33-和AsO43-的混合溶液。
②上述混合液用0.025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用淀粉試液做指示劑,當________________,則滴定達到終點。重復滴定3次,平均消耗I2溶液40.00mL。則試樣中As2O5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數字)。若滴定終點時,仰視讀數,則所測結果_________ (填“偏低”,“偏高”,“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脫氫可得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H2=+32.4kJmol﹣1
則相同條件下,反應C3H8(g)=CH3CH=CH2(g)+H2(g)的△H=kJmol﹣1
(2)以丙烷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電池,電池的正極通入O2和CO2 , 負極通入丙烷,電解質是熔融碳酸鹽.電池總反應方程式;放電時,CO32﹣移向電池的 (填“正”或“負”)極.
(3)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常溫常壓下,空氣中的CO2溶于水,達到平衡時,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若忽略水的電離及H2CO3的第二級電離,則H2CO3HCO3﹣+H+的平衡常數K1= . (已知:10﹣5.60=2.5×1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鐵鹽、鐵鹽在工農業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等方面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現用鐵屑與硫酸反應制備硫酸亞鐵。
已知:①4Fe2++O2+4H+===4Fe3++2H2O
②硫酸亞鐵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圖:
(1)首先,將鐵屑放入碳酸鈉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離出液體,用水洗凈鐵屑。此步驟中,分離出液體的方法通常不用過濾,使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寫操作名稱)。
(2)向處理過的鐵屑中加入適量的硫酸,在一定溫度下使其反應到不再產生氣體,趁熱過濾,得硫酸亞鐵溶液。
①硫酸濃度應選擇(填字母序號)__________;
A.濃硫酸 B.10 moL·L-1硫酸
C.3 moL·L-1硫酸 D.任意濃度硫酸
②溫度宜控制在________,加熱的同時需適當補充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應中應保持_________ (填“<”“>”或“=”) 1。
(3)亞鐵鹽在空氣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復鹽可穩定存在,如“摩爾鹽”,即(NH4)2SO4·FeSO4·6H2O(硫酸亞鐵銨),就是在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再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操作后所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