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如形成噴泉,燒瓶內壓強應比大氣壓小;
(2)B如形成噴泉,錐形瓶內大氣壓應大于圓底燒瓶;
(3)在圖B錐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物質,結果也產生了噴泉,就必須要求水槽中加入的物質后能使錐形瓶中的溫度明顯升高;
(4)圖A原理是使燒瓶中氣體壓強減小形成噴泉;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與圖B原理相似.
解答 解:(1)該裝置中形成噴泉的條件是燒瓶中的氣壓變小,可以是燒瓶中的氣體減少或者是燒瓶中的溫度減小等原因造成;
A.HCl和H2O,氯化氫極易溶于水中,能夠使燒瓶中的氣體體積減小,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A錯誤;
B.Cl2和NaOH溶液,氯氣能夠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能使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B錯誤;
C.O2和H2O,氧氣不溶于水,所以不能使燒瓶中的氣體減小,無法形成噴泉,故C正確;
D.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2)圖B是在錐形瓶中加入的物質能導致錐形瓶中氣壓變大才能形成噴泉,
A.Cu與稀鹽酸不反應,所以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無法形成噴泉,故A錯誤;
B.碳酸氫鈉和NaOH溶液能反應,但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B錯誤;
C.CaCO3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硫酸鈣為微溶物,阻止了反應繼續進行,所以無法形成噴泉,故C錯誤;
D.碳酸氫銨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A.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酒精蒸發產生大量酒精蒸氣,使錐形瓶內壓強大大增加,可以形成噴泉,故A錯誤;
B.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以使錐形瓶中壓強增大,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B錯誤;
C.硝酸銨與乙醇不反應,不能導致錐形瓶中壓強增大,無法形成噴泉,故C正確;
D.燒堿溶于水中放出大量的熱量,導致錐形瓶中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所以能夠形成噴泉,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4)比較圖A和圖B兩套裝置,以產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A是減小了燒瓶中的壓強形成噴泉;圖B是增大下部錐形瓶的壓強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都是通過增加容器中的壓強完成的,所以與圖B原理相似,
故答案為:減小;增大;B.
點評 本題通過噴泉實驗原理考查氨氣的化學性質,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明確形成噴泉原理,熟練掌握氨氣的化學性質,試題培養了學生靈活應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種 | B. | 3種 | C. | 4種 | D. | 5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