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吸熱反應的發生均需加熱
B.凡是需要加熱后才能發生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C.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變化都是化學變化
D.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變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并討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選用的試劑如下,鎂條、鋁條、鋁粉、鈉、新制的Na2S溶液,新制的氯水,0.5mol/L的鹽酸,3mol/L的鹽酸,酚酞試液,其設計的實驗方案及部分實驗現象如下表: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①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中 | 鈉塊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閃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動,隨之消失,溶液變紅色 |
②將表面積大致相同的鎂條和鋁條(均已用砂紙打磨過,分別投入足量的相同體積的0.5mol/L的鹽酸中 | 鎂條劇烈反應,迅速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而鋁條反應不十分劇烈,產生無色氣體,鎂條消失比鋁條快 |
③將新制的氯水滴加到新制的Na2S溶液中 | |
④將相同質量的鎂條(已用砂紙打磨過)和鋁粉分別投入到足量的相同體積的0.5mol/L的鹽酸和3mol/L的鹽酸中 | 劇烈反應產生氣體,但鋁粉消失比鎂條快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③的現象是 ,
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由實驗③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3)由實驗②可得出決定化學反應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
(4)實驗④中,因為鋁粉消失所用的時間短,因此,該同學得出結論:鋁比鎂易失電
子,該結論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而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單質,已知:甲十乙=丁十辛,甲十丙=戊+辛;常溫 0.1mol/L丁溶液的pH為1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元素C形成的單質可以在點燃條件分別與元素A、B、D形成的單質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價鍵
B. 元素B、C、D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D)>rC)>r(B)
C. 1.0L 0.1mol/L戊溶液中含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小于0.lmol
D. 1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約1.204xl024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元素性質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 電子層數:P〈 S〈 Cl B. 最高正化合價:N〈 O〈 F
C. 原子半徑:C〈 N〈 O D. 金屬性:Na> Mg> 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6.4 g O2和O3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為0.4NA
B.0.1 mol Fe與少量氯氣反應生成FeCl2,轉移電子數為0.2 NA
C.1.4 g由乙烯和環丙烷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數目為 0.3 NA
D.0.1 mol·L-1碳酸鈉溶液中含有CO32-離子數目小于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能肯定說明A金屬性比金屬B強的是( )
A. 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
B. A原子電子層數比B原子的電子層數多
C. 常溫時,A能從酸中置換出氫,而B不能
D. 1molA從酸中置換生成的H2比1mol B從酸中置換生成的H2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四種短周期元素X、Y、Z、W,已知X、Y的陽離子aXn+、bY(n+1)+電子層結構與Z、W的陰離子cZm-、dW(m+1)-電子層結構相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大小順序一定是:X>Y
B. 離子半徑和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均為X>Y>Z>W
C. 氫化物的穩定性是Z>W;氫化物的沸點是Z<W
D. 還原性Zm->W(m+1)-,氧化性Xn+>Y(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比推理是化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CO2是直線型分子,推測CS2也是直線型分子
B.SiH4的沸點高于CH4,推測H2Se的沸點高于H2S
C.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推測Fe與I2反應生成FeI3
D.NaCl與濃H2SO4加熱可制HCl,推測NaBr與濃H2SO4加熱可制H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