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E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
①其原子半徑大小關系是D>E>B>C>A;
②A、D同主族,B、C、E分處三個連續的主族,且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
③C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與C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或2∶1的化合物。
請填寫以下空白:
(1)單質B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結構式為____________。
(2)化合物D2C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用電子式表示D2C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單質A和單質B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4)單質E與A、C、D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答案】 N≡N
N2+3H2
2NH3 Cl2+2NaOH===NaClO+NaCl+H2O
【解析】C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為氧,由D與C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或2∶1的化合物知D為氫或鈉,又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則D為鈉,A為氫,又B、C、E分處三個連續的主族,且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加,則B為氮,E為氯。則
(1)氮氣的電子式為,結構式為N≡N;(2)化合物D2C2是過氧化鈉,電子式為
。D2C是氧化鈉,其形成過程為
。(3)單質A和單質B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
2NH3。(4)單質E是氯氣,與A、C、D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氫氧化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O+NaCl+H2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高吸水性樹脂屬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食品包裝袋、食物保鮮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乙烯
C.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光導纖維都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D.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大致可以分為線型結構、支鏈型結構和網狀結構三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醇脫水是合成烯烴的常用方法,實驗室合成環己烯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如圖:
+H2O,
可能用到的有關數據如表:
相對分子質量 | 密度/(gcm﹣3) | 沸點/℃ | 溶解性 | |
環己醇 | 100 | 0.961 8 | 161 | 微溶于水 |
環己烯 | 82 | 0.810 2 | 83 | 難溶于水 |
合成反應:
在a中加入20g環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卻攪動下慢慢加入1mL濃H2SO4 , b中通入冷卻水后,開始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
分離提純:
反應粗產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5%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最終通過蒸餾得到純凈環己烯12g.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 .
(2)本實驗中最容易產生的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 生成該物質的反應類型是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須清洗干凈并 , 在本實驗分離過程中,產物應該從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4)在環己烯粗產物蒸餾過程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填正確答案標號).
A.蒸餾燒瓶
B.溫度計
C.分液漏斗
D.錐形瓶
E.蒸發皿
(5)本實驗所得到的環己烯產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應用具有相對應關系的是
A.苯酚顯弱酸性,可用于殺菌消毒
B.氫氧化鋁受熱易分解,可用于中和胃酸
C.KOH溶液呈堿性,可用于油脂的皂化
D.C2H4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可用于果實的催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溫度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 , 該溫度下,將濃度為a mol/L的一元酸HA與b mol/L一元堿BOH等體積混合,可判定該溶液呈中性的依據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混合溶液中,c(H+)= mol/L
C.a=b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式鹽是鹽的一種,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氫離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鹽,常見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HPO4等。已知H3PO2(次磷酸)與足量的NaOH反應只生成一種鹽NaH2PO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3PO2屬于二元酸B.H3PO2屬于三元酸
C.NaH2PO2屬于酸式鹽D.NaH2PO2屬于正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法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的一種常用科學方法。下列“鏈狀連環”圖案中,相連的兩種物質均可歸屬為一類,相交部分A、B、C、D為其分類依據代號。請回答:
(1)請將A、B、C、D填入相應的括號內。
( )兩種物質都是氧化物
( )兩種物質都是鹽
( )兩種物質都不是電解質
(2)用潔凈的燒杯取25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逐滴加入上圖中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5~6滴,繼續加熱,制得紅褐色的膠體。
①以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簡述膠體制取成功的判斷依據是 。
③向該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觀察到:
A.先出現紅褐色沉淀,說明膠體發生 。
B.隨后紅褐色沉淀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