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00℃時,反應從開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2 mol•L-1•min-1 | |
B. | 圖Ⅱ所知反應xA(g)+yB(g)?zC(g)的△H<0,且a=2 | |
C. | 若在圖Ⅰ所示的平衡狀態下,再向體系中充入0.2molB和0.2molC,重新達到平衡前v(正)>v(逆) | |
D. | 在200℃時,向容器中充入2mol A 和1mol B,達到平衡時,A 的體積分數大于0.5 |
分析 A.由圖Ⅰ可知,200℃時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4mol-0.2mol,根據v=$\frac{△c}{△t}$計算v(B);
B.由圖Ⅱ可知,n(A):n(B)一定時,溫度越高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據此判斷反應熱效應;在一定的溫度下只要A、B起始物質的量之比剛好等于平衡化學方程式化學計量數之比,平衡時生成物C的體積分數就最大,由圖Ⅰ判斷200℃時A、B的起始物質的量,據此計算a的值;
C.根據圖Ⅰ中A、B、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確定x、y、z,計算200℃時,再向體系中充入0.2molB和0.2molC時的濃度商與化學平衡常數大小,判斷化學平衡移動方向,得到答案;
D.200℃時,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達到平衡等效為原平衡增大壓強,根據圖Ⅰ中A、B、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確定x、y、z,據此判斷增大壓強平衡移動方向.
解答 解:A.由圖Ⅰ可知,200℃時5min達到平衡,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4mol-0.2mol=0.2mol,故v(B)=$\frac{\frac{0.2mol}{2L}}{5min}$=0.02 mol•L-1•min-1,故A正確;
B.由圖Ⅱ可知,n(A):n(B)一定時,溫度越高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即△H>0,圖Ⅰ可知,200℃時平衡時,A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8mol-0.4mol=0.4mol,B的物質的量變化量為0.2mol,在一定的溫度下只要A、B起始物質的量之比剛好等于平衡化學方程式化學計量數之比,平衡時生成物C的體積分數就最大,A、B的起始物質的量之比=0.4mol:0.2mol=2,故B錯誤;
C.由圖Ⅰ可知,200℃時平衡時,A、B、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分別為0.4mol、0.2mol、0.2mol,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x:y:z=0.4mol:0.2mol:0.2mol=2:1:1,平衡時A、B、C濃度分別為:0.2mol/L、0.1mol/L、0.1mol/L,化學平衡常數K=$\frac{0.1}{0.2{\;}^{2}×0.1}$=25,加入0.2molB和0.2molC后,濃度分別為:0.2mol/L、0.1+0.1=0.2mol/L、0.1+0.1=0.2mol/L,濃度商為:$\frac{0.2}{0.2{\;}^{2}×0.2}$=25,剛好處于化學平衡狀態,故v(正)=v(逆),故C錯誤;
D.由圖Ⅰ可知,200℃時平衡時,A、B、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分別為0.4mol、0.2mol、0.2mol,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x:y;z=0.4mol:0.2mol:0.2mol=2:1:1,平衡時A 的體積分數為$\frac{0.4mol}{0.4mol+0.2mol+0.2m0l}$=0.5,200℃時,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達到平衡等效為原平衡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移動,A的增大,故達到平衡時,A 的體積分數小于0.5,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圖象、反應速率計算、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化學平衡有關計算等,難度中等,注意B選項中理解稀有氣體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苯(苯酚):加NaOH溶液,充分振蕩,分液,留下層液體 | |
B. | 乙醇(乙醛):加新制Cu(OH)2溶液,加熱至沸騰,過濾取溶液即可 | |
C. | 乙烷(乙烯):通過盛有足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洗氣瓶洗氣 | |
D. | 乙酸乙酯(乙酸):加飽和碳酸鈉溶液,充分振蕩,分液,留上層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氫氧化鈉溶液 | B. | 碳酸鈉溶液 | C. | 濃硫酸 | D. | 飽和食鹽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銀氨溶液可以用于區分葡萄糖和麥芽糖 | |
B. |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沸點依次升高 | |
C. | 對苯二酚和![]()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化合物的分子中處于同一平面的原子只有4個 | |
B. | 該化合物能發生消去反應,不能發生酯化反應 | |
C. | 該化合物屬于多元醇類物質,不能使溴水褪色 | |
D. | 該化合物只有酸性,不具有堿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Cl-)>c(NH4+)>c(OH-)>c(H+) | B. | c(NH4+)>c(Cl-)>c(H+)>c(OH-) | ||
C. | c(NH4+)<c(Cl-)<c(H+)<c(OH-) | D. | c(NH4+)>c(Cl-)>c(OH-)>c(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