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常溫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總原子數為3NA個
B. 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為4NA個
C. 17g羥基(-OH)所含有的電子數是10 NA個
D. 標況下,2.24L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為0.6NA個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撫順市高三3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化學鍍鎳是指不使用外加電流,利用氧化還原作用在金屬制件的表面上沉積一層鎳的方法。次磷酸鈉(NaH2PO2)是化學鍍鎳的重要原料,工業上制備NaH2PO2·H2O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⑴次磷酸鈉(NaH2PO2)是次磷酸(H3PO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產物,NaH2PO2屬于_______(填“正鹽”“酸式鹽”“堿式鹽”), NaH2PO2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
(2)在反應器中加入乳化劑并高速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反應器中發生多個反應,其中白磷(P4)與Ca(OH)2反應生成次磷酸鈉及磷化氫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中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濾渣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5)流程中母液中的溶質除NaH2PO2外,還有的一種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_
(6)含PH3的廢氣可用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處理將其轉化為磷酸鹽,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7)某次生產投入的原料白磷為1240 kg,在高速乳化反應器中有80%的白磷轉化為次磷酸鈉及磷化氫,忽略其它步驟的損失,理論上最終得到產品NaH2PO2·H2O的質量應為__________kg(NaH2PO2·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浙江省寧波市高三新高考選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堿的是
A. Na2SO4 B. NaOH C. H2SO4 D.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3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下表是關于有機物A、B、C的信息:
A | B | C |
①它的產量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可用于果實催熟. | ①C、H兩種元素組成 ②分子球棍模型為 | ①分子鍵線式為 ②相對分子質量為68 |
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的生成物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
(2)A在一定條件下,與水反應制乙醇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
(3)B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無色無味液體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任何條件下均不與氫氣反應
⑥一定條件下,能與CH2=CH2反應制苯乙烷 ⑦與溴水混合后液體分層且上層呈橙紅色
(4)寫出B的最簡單同系物制TNT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類型是________。
(5)C是天然橡膠的單體,寫出天然高分子橡膠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3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6種物質:①乙烷;②丙炔;③環己烯;④苯;⑤甲苯;⑥聚乙烯。其中常溫下,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與溴水反應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3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實驗室研究Fe與H2SO4的反應
【實驗分析】
(1)實驗Ⅰ中,鐵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
(2)實驗Ⅱ中,鐵絲表面迅速發黑(Fe3O4),有少量氣體產生,反應很快停止,
這一現象被稱為__.
(3)實驗Ⅲ,已知:濃H2SO4的沸點為338.2℃,加熱試管A,溫度保持在250℃~300℃,產生大量氣體,B中品紅褪色,D處始終未檢測到可燃性氣體. A中產生的氣體是__,裝置C的作用是__.
(4)實驗Ⅲ結束后,
甲同學認為裝置C中產生Na2SO3,
乙同學認為SO2過量,產物中還可能含有_________,
丙同學認為可能還含有Na2SO4,設計簡單實驗驗證是否含有SO42-,正確的是(____)
A.先加入稀硝酸,沒有產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鋇,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有SO42-存在
B.先加入硝酸鋇,產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證明有SO42-存在
C.先加入稀鹽酸,沒有產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鋇,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有SO42-存在
(5)對比實驗Ⅰ、Ⅱ和Ⅲ,同學們得出以下結論:
①濃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濃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價的S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__.
②影響反應產物多樣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聯考(3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等體積混合而成的四組氣體: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將其分別通入體積相同的試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試管內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H3,H4,其中高度關系是
A.H2>H3>H1>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1>H2>H3>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三第一次模擬(3月)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工業上常用亞硝酸鈉(NaNO2)作媒染劑、漂白劑、鋼材緩蝕劑、金屬熱處理劑。某興趣小組用下列裝置制備NaNO2并探究NO、NO2的某一化學性質(A中加熱裝置已略去)。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還原為Mn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三頸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圖中的裝置制備NaNO2,其連接順序為:a→_____________→h(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此時活塞K1、K2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裝置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查閱資料,NO2或NO可能與溶液中Fe2+發生反應。某同學選擇上述裝置并按A→C→E順序連接,E中裝入FeSO4溶液,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步驟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③C瓶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___________(填“NO2、NO中的一種或兩種”)和溶液中Fe2+發生反應使溶液呈深棕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益陽市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有機物分子的三維結構的研究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在有機物分子中,不同氫原子的核磁共振譜中給出的峰值(信號)也不同,根據峰值(信號)可以確定有機物分子中氫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例如二乙醚的結構簡式為: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譜中給出的峰值(信號)有兩個,如下圖(一)所示:
(1)下列物質中,其核磁共振氫譜中給出的峰值(信號)只有一個的是(______);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C(CH3)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氫譜圖如上圖(二)所示,則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請預測B的核磁共振氫譜上有_______________個峰(信號),強度比為__________;
(3)用核磁共振氫譜的方法來研究C2H6O的結構。若核磁共振氫譜上只有一個峰,則C2H6O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若核磁共振氫譜上有三個峰,則C2H6O的鍵線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