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s) | 0 | 1 | 2 | 3 | 4 | 5 |
c(NO) (×10-4,mol/L) | 10.0 | 4.50 | 2.50 | 1.50 | 1.00 | 1.00 |
c(CO) (×10-3,mol/L) | 3.60 | 3.05 | 2.85 | 2.75 | 2.70 | 2.70 |
分析 (1)根據△G=△H-T•△S<0能自發進行判斷;
(2)計算出NO的反應速率,根據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的關系可計算v(N2),計算出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可計算平衡常數;
(3)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生成物平衡濃度系數次冪之積}{反應物平衡濃度系數次冪之積}$;
(4)能提高NO轉化率,應使平衡向正向移動,結合溫度、濃度等外界條件對平衡移動的影響解答.
解答 解:(1)由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H-T△S<0,由方程式可知△S<0,則只有該反應的△H<0時,即該反應一定是放熱才有可能自發進行,
故答案為:放熱;
(2)前3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frac{1}{2}$v(N0)=$\frac{1}{2}$×$\frac{10.0×1{0}^{-4}mol/L-1.50×1{0}^{-4}mol/L}{3s}$=1.42×10-4 mol•L-1•S-1,
(3)反應 2NO+2CO $\frac{\underline{\;催化劑\;}}{\;}$2CO2 +N2的K=$\frac{{c}^{2}(C{O}_{2})×c({N}_{2})}{{c}^{2}(NO)×{c}^{2}(CO)}$,故答案為:$\frac{{c}^{2}(C{O}_{2})×c({N}_{2})}{{c}^{2}(NO)×{c}^{2}(CO)}$;
(4)a.選用更有效的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發生移動,故錯誤;
b.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因反應放熱,則平衡逆向移動,轉化率減小,故錯誤;
c.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平衡正向移動,轉化率增大,故正確;
d.縮小容器的體積,平衡正向移動,轉化率增大,故正確,
故答案為:cd.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蓋斯定律的應用、平衡移動的影響以及相關計算,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丙烷 | B. | 丙烯 | C. | 1,3-丁二烯 | D. | 乙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半徑:X>Y>Z | |
B. | 氣態氫化物穩定性按X、Y、Z依次減弱 | |
C. | 非金屬性:X>Y>Z | |
D. | 陰離子還原性:X-<Y2-<Z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50 mol | B. | 0.75 mol | C. | 1.00 mol | D. | 1.50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溶液I中含有溶質的組合可能有4種 | |
B. | 已知V和a的具體數值可以確定溶液I的溶質 | |
C. | 已知溶液I中溶質的種類和a值,一定能求出V | |
D. | 向溶液I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出沉淀,經烘干得固體質量為W克.由W和V的值可確定溶液I的溶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