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選修5 有機化學基礎】
某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線如下(部分反應略去試劑和條件):
已知: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的分子式是: ;烴A的名稱為: ;反應②的反應類型是: 。
(2)①下列對該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質推測正確的是: ;
A.水溶性比苯酚好
B.能發生消去反應也能發生聚合反應
C.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4mol H2發生反應
D.既有酸性又有堿性
② E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符合下列條件的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種。
A.遇FeCl3溶液有顯色反應
B.分子中甲基與苯環直接相連
C.苯環上共有三個取代基
(4)已知:苯環上連有烷基時再引入一個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鄰對位,而當苯環上連有羧基時則取代在間位,據此按先后順序寫出以A為原料合成鄰氨基苯甲酸()合成路線中兩種中間產物的結構簡式(部分反應條件已略去)
【答案】(1)C7H7O3N;甲苯;取代反應
(2)①AD
②
(3)10(4),
【解析】
試題分析:C生成D,D發生氧化反應生成E,結合E的結構簡式可知C的結構簡式為,則D為
,D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得到E;烴A與氯氣在Fe催化劑條件下反應得到B,B發生水解反應、酸化得到C,則A為
,B為
;E與氫氧化鈉反應、酸化得到F為
,由信息并結合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的結構可知,F在濃硫酸、濃硝酸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G為
,G發生還原反應得到抗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
(1)根據結構簡式可知結腸炎藥物有效成分的分子式是)C7H7O3N,A是甲苯,反應②為取代反應;
(2)A.該物質中含有親水基酚羥基、羧基和氨基,所以水溶性比苯酚好,A正確;B.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能發生聚合反應,不能發生消去反應,B錯誤;C.只有苯環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3mol H2發生反應,C錯誤;D.酚羥基和羧基具有酸性、氨基具有堿性,所以該物質既有酸性又有堿性,D正確;答案選AD。
(3)其同分異構體符合下列條件:a.遇FeCl3溶液有顯色反應,說明含有酚羥基;b.分子中甲基與苯環直接相連;c.苯環上共有三個取代基,三個取代基分別是硝基、甲基和酚羥基,如果硝基和甲基處于鄰位,有4種結構;如果硝基和甲基處于間位,有4種結構;如果硝基和甲基處于對位,有2種結構,所以符合條件的有10種同分異構體;
(4)甲苯和濃硝酸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鄰甲基硝基苯,鄰甲基硝基苯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生成鄰硝基苯甲酸,鄰硝基苯甲酸和Fe、HCl反應生成鄰氨基苯甲酸,其合成路線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金屬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鋁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表現氧化性
C. 與鋁反應產生H2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 鋁箔在空氣中受熱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硒化鋅是一種透明色半導體,也可作為紅外光學材料,熔點是1 520 ℃。
(1)基態鋅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根據元素周期律,電負性Se________S,第一電離能Se________As(填“>”或“<”)。
(3)H2S分子的電子式:________,H2Se分子構型是_______,
其中硒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________。
(4)H2O的沸點高于H2Se的沸點(-42 ℃),其原因是________。
(5)晶體Zn為六方最密堆積,其配位數是________。
(6)ZnSe晶胞如圖,假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144 g ZnSe晶體中的晶胞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汽車安全氣囊的產氣藥劑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質。當汽車發生碰撞時,產氣藥劑產生大量氣體使氣囊迅速膨脹,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1)NaN3是氣體發生劑,受熱分解產生N2和Na,N2的電子式為___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劑,與Na反應生成的還原產物為________(已知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3)KClO4是助氧化劑,反應過程中與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學鍵的類型為________,K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4)NaHCO3是冷卻劑,吸收產氣過程中釋放的熱量而發生分解,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研究亞鐵鹽與H2O2溶液的反應。
【實驗Ⅰ】試劑:酸化的0.5 mol·L-1FeSO4溶液(pH = 0.2),5% H2O2溶液(pH = 5)
操作 | 現象 |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試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 | 溶液立即變為棕黃色,稍后,產生氣泡。測得反應后溶液pH=0.9 |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溶液變紅 |
(1)H2O2的電子式是_______,上述實驗中H2O2溶液與Fe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產生氣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Ⅱ】 試劑:未酸化的0.5 mol·L-1FeSO4溶液(pH = 3),5% H2O2溶液(pH = 5)
操作 | 現象 |
取2 mL5% H2O2溶液于試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 溶液立即變為棕黃色,產生大量氣泡,并放熱,反應混合物顏色加深且有渾濁。測得反應后溶液pH=1.4 |
(3)將上述混合物分離,得到棕黃色沉淀和紅褐色膠體。取部分棕黃色沉淀洗凈,加4mol·L-1鹽酸,沉淀溶解得到黃色溶液。初步判斷該沉淀中含有Fe2O3,經檢驗還含有SO42-。檢驗棕黃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_______。
(4)對于生成紅褐色膠體的原因,提出兩種假設:
i.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 氧化的產物發生了水解
① 根據實驗II記錄否定假設i,理由是________。
② 實驗驗證假設ii:取Fe2(SO4)3溶液加熱,溶液變為紅褐色,pH下降,證明假設ii成立。
(5)將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產生紅褐色膠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實驗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與實驗II相同,除了產生與II相同的現象外,還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但不褪色。
(6)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原因是________。
(7)由實驗Ⅰ、Ⅱ、Ⅲ可知,亞鐵鹽與H2O2反應的現象與________(至少寫兩點)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P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Y、Z、W、P位于同一周期。X元素形成的單質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氣體,1 mol Y的單質分別與足量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均為33.6 L。W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核外電子總數之比為3∶8,X的原子序數是Z的原子序數的一半。
(1)Z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W與P可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2的化合物,其電子式為________。
(2)經測定,在2.5×1.01×105Pa下,Y與P形成的化合物的熔點為190 ℃,沸點為180 ℃,則該化合物為________,屬于________化合物(填“共價”或“離子”)。
(3)Z、W、P三種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穩定性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
(4)Y與W形成的化合物遇水分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Fe3+與KSCN產生血紅色沉淀
B. 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的反應產物為Fe2O3和H2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雜質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然后過濾
D. 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