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主要從操作要領和操作注意事項上來分析.
(1)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應先預熱;
(2)膠頭滴管用過后,應立即洗凈,否則污染試劑;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應先通一氧化碳排空氣;
(4)蒸發食鹽水,用酒精燈加熱的同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
(5)根據加熱處氧化銅與氫氣的反應分析實驗的現象,根據反應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可燃性的氣體混入空氣或氧氣時易發生爆炸分析.實驗裝置改進的優點可以從節約藥品、比較環保、安全等方面分析.
解答 解:(1)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必須先進行預熱,否則會因為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
故答案為:預熱;
(2)膠頭滴管用過后,應立即清洗后再去吸取其他藥品,否則會污染試劑,
故答案為:立即洗凈;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應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熱反應,為了排凈裝置內空氣防止爆炸,
故答案為:通CO;
(4)蒸發食鹽水,用酒精燈加熱的同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否則會因為局部溫度過高,使液滴飛濺.
故答案為: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解:
(5)如果H處放少量鋅粒,G處盛稀鹽酸,當稀鹽酸和鋅粒反應時生成了氫氣,在加熱的條件下,氧化銅被氫氣還原生成了銅,所以,則加熱處的現象為:黑變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frac{\underline{\;\;△\;\;}}{\;}$Cu+H2O;為了實驗安全,在加熱前應采取的措施是通一會兒氫氣,使整個裝置中不再有空氣,以防止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在加熱時發生爆炸.
用微型儀器進行實驗,除試劑的額用量極少以外,還可能具有的優點是產生廢物少(或減少污染);加熱時間短;反應時間短等.
故答為:黑變紅;CuO+H2$\frac{\underline{\;\;△\;\;}}{\;}$Cu+H2O;通一會兒氫氣,使整個裝置中不再有空氣;產生廢物少.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包含了豐富的實驗基本技能知識,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有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范,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2與O2不再化合生成SO3 | B. | SO2、O2、SO3的分子數之比是2:1:2 | ||
C. | SO3的合成速率與分解速率相等 | D. | 增大壓強,反應速率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序數為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為+4價 | |
B. | 114號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 | |
C. | 位于同一主族的甲、乙兩種元素,甲的原子序數為m,則乙的原子序數可能為m+4 | |
D. | 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兩種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數為m,乙位于第ⅢA族,則乙的原子序數可能為m+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蠶絲、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 | |
B. | 纖維素、油脂、蛋白質都能水解 | |
C. | 誤食重金屬鹽,可立即喝牛奶或蛋清解毒 | |
D. | 乙醇可以與鈉反應放出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油脂、淀粉、麥芽糖和蛋白質在一定條件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 |
B. | 甲烷和苯都不能與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反應,但苯不屬于飽和烴 | |
C. | 將紅熱的銅絲迅速插入乙醇中,可觀察到銅絲表面變紅 | |
D. | 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物可通過煤的液化、氣化后分離獲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