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為10NA | |
B. |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生成0.1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 | |
C. | 1L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離子數之和為0.1NA | |
D. | 235g核素${\;}_{92}^{235}$U發生裂變反應:${\;}_{92}^{235}$U+${\;}_{0}^{1}$n$\stackrel{裂變}{→}$${\;}_{38}^{90}$Sr+${\;}_{54}^{136}$U+10${\;}_{0}^{1}$n凈產生的中子(${\;}_{0}^{1}$n)數為10NA |
分析 A.求出丙醇的物質的量,然后根據1mol丙醇中含11mol共價鍵來分析;
B.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生成0.1mol氧氣轉移了0.2mol電子;
C.HCO3-水解生成碳酸,結合原子守恒分析;
D.92235U+01n$\stackrel{裂變}{→}$3890Sr+54136U+1001n凈產生的中子為10-1=9個.
解答 解:A.60g丙醇的物質的量n=$\frac{60g}{60g/mol}$=1mol,而1mol丙醇中含11mol共價鍵即11NA個,故A錯誤;
B.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為歧化反應,當生成1mol氧氣時轉移2mol電子,則生成0.1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故B正確;
C.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離子數之和小于0.1NA,碳酸分子中含C原子,故C錯誤;
D.92235U+01n$\stackrel{裂變}{→}$3890Sr+54136U+1001n凈產生的中子為10-1=9個,則235g核素92235U發生裂變反應凈產生的中子(01n)數為9NA,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阿伏伽德羅常數及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中的化學鍵、氧化還原反應中轉移電子計算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綜合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2mol/L | B. | 0.4mol/L | C. | 0.6mol/L | D. | 0.8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鈦和鈦合金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這說明金屬鈦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 |
B. | 將大小厚薄相同的銅鋁鈦分別放入盛有相同稀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到盛鈦的試管 放出氣泡緩慢,盛鋁的試管放出氣泡快,盛銅試管無現象,由此可推測三種金屬 活動性順序為Al>Cu>Ti | |
C. | 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來制造電線電纜 | |
D. | 高層建設常采用鋁合金門窗而不采用鐵門窗,主要因為鋁密度小易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必定是可溶性氯化物 | B. | 可能是可溶性碳酸鹽 | ||
C. | 可能含有Cl- | D. | 必定是氯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溶液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 | |
B. | 氫氧化銅與稀硫酸的反應 | |
C. | 鋅與氯化銅溶液的反應 | |
D. | 二氧化碳與生石灰作用生成碳酸鈣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