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為短周期元素,由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C處于第二周期,B處于第三周期,令A原子核外電子為x,則B質子數為x+9,C核外電子數為x+2,則:x+x+2=x+9,解得x=7,故A為N元素、B為S元素、C為F元素,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A、B、C為短周期元素,由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C處于第二周期,B處于第三周期,令A原子核外電子為x,則B質子數為x+9,C核外電子數為x+2,則:x+x+2=x+9,解得x=7,故A為N元素、B為S元素、C為F元素,
(1)通過以上分析知,A、B、C分別是氮、硫、氟元素,故答案為:氮;硫;氟;
(2)B是S元素,S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是6,所以S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VIA族,
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VIA族;
(3)氨氣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HNO3=NH4NO3,
故答案為:NH3+HNO3=NH4NO3;
(4)S2-離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各層電子數為2、8、8,離子結構示意圖為,F-是氟原子得一個電子形成的,故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
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位置、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化合物知識、元素周期律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規律性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4 g鎂在足量的O2中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0.1 NA | |
B. | 分子總數為NA的NO2和CO2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2 NA | |
C. | 1 L一氧化碳氣體一定比1 L氧氣的質量小 | |
D. | 常溫常壓下,8 g O3中含有8 NA個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A+2B?C的△H>0 | |
B. | 若反應①、②的平衡常數分別為K1、K2,則K1<K2 | |
C. | 實驗②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60% | |
D. | 減小反應③的壓強,可以使平衡時c(A)=0.060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加入氯化銨固體 | B. | 適當升高溫度 | C. | 通入氨氣 | D. | 加入少量濃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沉淀轉化反應2AgCl(s)+CO32-(aq)?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數為20mol•L-1 | |
B. | 約有2×10-5mol AgCl溶解 | |
C. | 反應后溶液中的:c(Na+)>c (Cl-)>c (CO32-)>c (OH-)>c (H+) | |
D. | 反應后溶液中的:c(Na+)+c (H+)+c (Ag+)=2 c (CO32-)+c (HCO3-)+c (Cl-)+c (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kJ | |
B. | 已知4P(紅磷,s)=P4(白磷,s);△H>0,則白磷比紅磷穩定 | |
C. | 含20.0g NaOH的稀溶液與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熱量,則表示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frac{1}{2}$H2SO4(aq)=$\frac{1}{2}$Na2SO4(aq)+H2O(l);△H=-57.4kJ/mol | |
D. | 己知C(s)+O2 (g)=CO2(g);△H1 2C(s)+O2(g)=2CO(g);△H2 則△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