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中很多“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下列根據有關“規律”推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A.Na2O、Na2O2組成元素相同,推出與水反應產物也完全相同 |
B.SO2和濕潤的Cl2都有漂白性,推出二者混合后漂白性更強 |
C.H2CO3的酸性比HClO強,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
D.根據常溫下銅與濃硝酸可以制取NO2,推出常溫下鐵與濃硝酸也可以制取NO2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類推的思維方式在化學學習與研究中經常用到,但是有時會產生錯誤的結論,因此類推出的結論最終要經過實踐的驗證才能決定其正確與否。以下類推的結論正確的是
A.Na、Mg、Al具有強還原性,Na常溫下與水劇烈反應,故Mg、Al也是 |
B.Ca(OH)2與NH4Cl共熱生成NH3, 用NaOH也可以 |
C.由2Fe+3Cl2=2FeCl3可推出2Fe+3I2=2FeI3成立 |
D.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過程中曲線變化正確的是
A.①表示A. ①表示Na2CO3溶液中滴入稀鹽酸
B.②表示溴水中滴入Na2SO3溶液
C.③表示AgNO3溶液中滴入氨水
D.④表示一定條件下2SO2+O22SO3達平衡后,升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的操作、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 操作 | 現象 | 解釋或結論 |
A | 向裝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幾滴稀H2SO4 | 溶液顏色基本不變 | Fe(NO3)2與H2SO4不反應 |
B | 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變渾濁 | 析出了NaHCO3晶體 |
C | 將Al2(SO4)3溶液蒸干 | 有白色固體生成 | Al3++3H2O![]() |
D | 將Na放入CuSO4溶液中 | 有紅色固體析出 | 2Na+Cu2+=Cu+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A.切開金屬鈉,鈉表面的銀白色會逐漸褪去 |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時,出現白色沉淀,最后變成紅褐色 |
C.向蔗糖中加入濃硫酸時,蔗糖變黑,體積膨脹,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D.硫酸鐵溶液遇到KSCN溶液時變成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集氣瓶中用濾紙折成的紙蝴蝶上噴灑了一種溶液,通入某種氣體后,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紙蝴蝶顏色變化不一致的是( )
| A | B | C | D |
噴灑液 | 酚酞 | 紫色石蕊 | 酸性高錳酸鉀 | 酸化的淀粉KI |
通入的氣體 | NH3 | Cl2 | CH2=CH2(g) | NO2 |
預測的顏色變化 | 變為紅色 | 最終褪色 | 褪色 | 無明顯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沒有明顯現象變化的是
A.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CO2氣體 |
B.SO3通入BaCl2溶液中 |
C.向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
D.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向溶液X中持續通入氣體Y,會產生“渾濁→澄清”現象的是
A.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
B.X:硝酸鋇溶液 Y:二氧化硫 |
C.X:氯化鋁溶液 Y:氨氣 |
D.X:偏鋁酸鈉溶液 Y:二氧化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Fe分別與氯氣和稀鹽酸反應所得氯化物相同
B.某無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變為淡黃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為藍色,說明原溶液中存在I-
C.CO2、NO2、SO2都能與H2O反應,其反應原理相同
D.C、N、S三種單質直接與O2反應都能生成兩種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