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測定月球上鈦鐵礦的組成,稱取1.53g樣品,在高溫下通入足量的H2還原,并最終收集到0.180g水.將反應后殘渣加入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溶解后過濾,將所得濾渣洗滌、烘干后稱量得0.570g;將濾渣的一半溶于過量的稀硝酸,并過濾除去0.0100g不溶物后配制成50.0mL溶液;向其一半溶液中加入少許KSCN溶液,顯紅色;余下的25.0mL溶液中如果加入過量NaOH稀溶液,則生成紅褐色沉淀,將沉淀過濾洗滌、灼燒后得0.200g固體.已知鈦元素在鈦鐵礦中呈最高價;鈦元素最高價氧化物不與H2在高溫下反應,卻能溶于濃堿中.回答下列問題:
(1)計算鈦鐵礦樣品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2)寫出鈦鐵礦與H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上述研究引起了甲、乙兩位學生的極大興趣,查閱文獻后,得知鈦鐵礦還能被C還原:
2FeTiO3+C2Fe+2TiO2+CO2。
他們分別設計了兩套實驗裝置模擬測定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的實驗。
圖1 圖2
(1)學生甲設想用圖1裝置(A為電加熱裝置)從鈦鐵礦中提取氧,請寫出最簡便的實驗步驟:____________(選填下列數字編號)。
①通入N2 ②停止通N2 ③通入H2 ④停止通H2 ⑤加熱 ⑥停止加熱 ⑦稱取裝置B的質量。
(2)學生乙設想用圖2裝置(A為電加熱裝置)從鈦鐵礦中提取氧,并且認為該方案的意義在于:反應產生的CO2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為營養物質,同時產生氧氣(6O2+6H2O C6H12O6+6O2)。實驗過程中,稱得反應前裝置A中鈦鐵礦的質量為a g,炭粉的質量為b g,反應后裝置B中產生CaCO3的質量為c g,則鈦鐵礦中可提取氧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
(3)經專家評審后,認定兩個方案都很有意義,但實驗設計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圖2裝置在加熱時,還會產生CO,給實驗帶來誤差。請提出對圖2所示裝置應采取的改進措施:__________。改進后,實驗自始至終需持續向2裝置A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科學家們選用H2而不用CO作還原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5分)
(1).CO可以和很多過渡金屬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鐵[Fe(CO)5]、羰基鎳[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對孤對電子,C、O原子都符合8電子穩定結構,CO的結構式為 ,與CO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為 (填化學式)。
(2).人類在使用金屬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銅、鐵、鋁之后,第四種將被廣泛應用的金屬被科學家預測是鈦(Ti),它被譽為“未來世紀的金屬”。Ti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第 族;其基態原子的價電子層排布為 ;
(3). 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現+2、+3、+4 三種化合價,其中以+4價的Ti最為穩定。偏鈦酸鋇的熱穩定性好,介電常數高,在小型變壓器、話筒和擴音器中都有應用。偏鈦酸鋇晶體中晶胞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它的化學式是 ;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數為6的配合物。現有含鈦的兩種顏色的晶體,一種為紫色,另一為綠色,但相關實驗證明,兩種晶體的組成皆為TiCl3·6H2O。為測定這兩種晶體的化學式,設計了如下實驗:
a. 分別取等質量的兩種配合物晶體的樣品配成待測溶液;
b. 分別往待測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產生白色沉淀;
c. 沉淀完全后分別過濾得兩份沉淀,經洗滌干燥后稱量,發現原綠色晶體的水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得到的白色沉淀質量為紫色晶體的水溶液反應得到沉淀質量的。
則綠色晶體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綠色晶體中含有化學鍵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屆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5分)
(1).CO可以和很多過渡金屬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鐵[Fe(CO)5]、羰基鎳[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對孤對電子,C、O原子都符合8電子穩定結構,CO的結構式為 ,與CO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為 (填化學式)。
(2).人類在使用金屬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銅、鐵、鋁之后,第四種將被廣泛應用的金屬被科學家預測是鈦(Ti),它被譽為“未來世紀的金屬”。Ti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第 族;其基態原子的價電子層排布為 ;
(3). 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現+2、+3、+4 三種化合價,其中以+4價的Ti最為穩定。偏鈦酸鋇的熱穩定性好,介電常數高,在小型變壓器、話筒和擴音器中都有應用。偏鈦酸鋇晶體中晶胞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它的化學式是 ;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數為6的配合物。現有含鈦的兩種顏色的晶體,一種為紫色,另一為綠色,但相關實驗證明,兩種晶體的組成皆為TiCl3·6H2O。為測定這兩種晶體的化學式,設計了如下實驗:
a. 分別取等質量的兩種配合物晶體的樣品配成待測溶液;
b. 分別往待測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產生白色沉淀;
c. 沉淀完全后分別過濾得兩份沉淀,經洗滌干燥后稱量,發現原綠色晶體的水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得到的白色沉淀質量為紫色晶體的水溶液反應得到沉淀質量的。
則綠色晶體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綠色晶體中含有化學鍵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2011學年黑龍江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5分)
(1).CO可以和很多過渡金屬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鐵[Fe(CO)5]、羰基鎳[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對孤對電子,C、O原子都符合8電子穩定結構,CO的結構式為 ,與CO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為 (填化學式)。
(2).人類在使用金屬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銅、鐵、鋁之后,第四種將被廣泛應用的金屬被科學家預測是鈦(Ti),它被譽為“未來世紀的金屬”。Ti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第 族;其基態原子的價電子層排布為 ;
(3). 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現+2、+3、+4 三種化合價,其中以+4價的Ti最為穩定。偏鈦酸鋇的熱穩定性好,介電常數高,在小型變壓器、話筒和擴音器中都有應用。偏鈦酸鋇晶體中晶胞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它的化學式是 ;
(4)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數為6的配合物,F有含鈦的兩種顏色的晶體,一種為紫色,另一為綠色,但相關實驗證明,兩種晶體的組成皆為TiCl3·6H2O。為測定這兩種晶體的化學式,設計了如下實驗:
a. 分別取等質量的兩種配合物晶體的樣品配成待測溶液;
b. 分別往待測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產生白色沉淀;
c. 沉淀完全后分別過濾得兩份沉淀,經洗滌干燥后稱量,發現原綠色晶體的水溶液與AgNO3溶液反應得到的白色沉淀質量為紫色晶體的水溶液反應得到沉淀質量的。
則綠色晶體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綠色晶體中含有化學鍵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