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常溫下0.1 mol/L的醋酸溶液,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由水電離出來的的c(H+)=1.0×10-13 mol/L
B.c(CH3COOH)>c(H+)>c(CH3COO-)>c(OH-)
C.與同濃度的鹽酸分別加水稀釋10倍后:pH(醋酸)>pH(鹽酸)
D.與等濃度等體積NaOH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1 mol/L
BC
【解析】
試題分析: A.由于醋酸是弱酸,部分電離,所以0.1 mol/L的醋酸溶液,酸電離產生的H+的濃度小于0.1mol/L,根據水的離子積常數可知,由水電離出來的的c(H+)小于1.0×10-13 mol/L,錯誤;B.醋酸是弱酸,電離程度很小,所以c(CH3COOH)>c(CH3COO-);在溶液中溶液的H+由酸和水電離產生,全部大于部分,因此c(H+)>c(CH3COO-),由于溶液中存在酸的電離作用故c(H+)>c(OH-)。酸的電離程度遠大于水的電離程度,所以c(CH3COO-)>c(OH-)。故在整個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是c(CH3COOH)>c(H+)>c(CH3COO-)>c(OH-),正確;C.鹽酸是強酸,尾氣電離,而醋酸是弱酸,部分電離,當二者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稀釋相同倍數后,由于在醋酸中的酸電離產生的H+小,所以溶液的pH, pH(醋酸)>pH(鹽酸),正確;D.根據物料守恒可知與等濃度等體積NaOH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c(Na+)=0.05 mol/L,錯誤。
考點:考查醋酸溶液的電離、離子濃度、溶液的pH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分類的正確組合是
分類 組合 | 純凈物 | 酸 | 鹽 | 堿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A | 堿石灰 | 乙二酸 | 純堿 | 氧化鋁 | 二氧化碳 |
B | 鹽酸 | 石炭酸 | 小蘇打 | 氧化鎂 | 二氧化氮 |
C | H2O2 | 硬脂酸 | 蘇打 | 過氧化鈉 | 二氧化硫 |
D | 五水硫酸銅 | 油酸 | 堿式碳酸銅 | 氧化鈉 | 三氧化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西桂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
A、用潤濕的pH試紙測稀堿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時有氣泡,所測體積偏小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肇慶中學高三8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現象、解釋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A | 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氣體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 | 試紙變藍 | NO2為酸性氣體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該沉淀可能是BaSO4,該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濃溴水,振蕩,靜置 | 溶液分層,上層呈橙紅色,下層幾乎無色 | 甲苯和溴水發生取代反應,使溴水褪色 |
D |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過量0.1mol/L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 NaI溶液 | 先產生白色沉淀,后出現黃色沉淀 | 說明Ksp(AgCl)>Ksp(Ag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肇慶中學高三8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陳述中,Ⅰ、Ⅱ都正確且兩者間具有因果關系的一組是
選項 | 陳述Ⅰ | 陳述Ⅱ |
A | Na2O2使酚酞溶液變紅 | Na2O2能漂白織物、紙漿 |
B | SO2可使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 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
C | NH3、HCl可用作噴泉實驗 | NH3、HCl都極易溶于水 |
D | 晶體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 | 晶體硅可制作太陽能電池和光導纖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省韶關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 LCH4和CH3CH2OH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數為NA
B.常溫常壓下,16 g14CH4所含中子數目為8 NA
C.0.2 mol的Na2O2和水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2 NA
D.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數目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省湛江市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裝置用途正確的是
A.裝置(Ⅰ)用于I2與NH4Cl混合物的分離。
B.裝置(Ⅱ)用于去除Fe(OH)3膠體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質。
C.裝置(Ⅲ)橡皮管起到平衡氣壓、使液體順利流下的作用。
D.裝置(Ⅳ)用于HCl或NH3吸收,以防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廣東省深圳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五校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固體硝酸鹽加熱易分解且產物較復雜。某學習小組以Mg(NO3)2為研究對象,擬通過實驗探究其熱分解的產物,提出如下4種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A.Mg(NO3)2、NO2、O2 B.MgO、NO2、O2
C.Mg3N2、O2 D.MgO、N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