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明礬[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膠體,可用作凈水劑
B.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與膠體的性質有關
C. 用激光筆檢驗淀粉溶液的丁達爾效應
D. 納米材料屬于膠體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氣體中,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干燥、收集及處理尾氣的氣體是:
①H2 ②HCl ③NH3 ④Cl2 ⑤SO2 ⑥H2S ⑦NO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3月選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與
是同分異構體
B.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C. 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耗氧量最小的是CH4
D. 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反應類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Ⅰ.實驗室需要配制0.1 mol·L-1NaOH溶液500mL。
(1)根據計算用托盤天平稱取的質量為__________g。在下圖所示儀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號),除圖中已有儀器外,配制上述溶液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_____________。
(2)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用字母表示,每個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滌燒杯2次~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在盛有NaOH固體的燒杯中加入適量水溶解
C.將燒杯中已冷卻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往容量瓶內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 cm~2 cm處
(3)下面操作造成所配NaOH溶液濃度偏高的是(_____)
A.溶解后溶液沒有冷卻到室溫就轉移
B.轉移時沒有洗滌燒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時眼睛俯視液面
D.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又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II.向濃度相等、體積均為100 mL 的 A、B 兩份NaOH 溶液中,分別通入一定量的 CO2 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0.1 mol/L 鹽酸 , 產生 CO2 的體積(標準狀況)與所加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
(4)①A 曲線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質與鹽酸反應產生CO2 的最大體積是_________mL(標準狀況)。
②B 曲線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III.某學生用 Na2CO3和 NaHCO3 組成的某混合物進行實驗,測得如下數據(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且不考慮HCl的揮發)
實驗序號 | ① | ② | ③ |
鹽酸體積/mL | 50 | 50 | 50 |
固體質量/g | 4.11 | 8.22 | 16.44 |
生成氣體體積/L(標況) | 1.008 | 2.016 | 2.016 |
(5)原混合物樣品中 n(Na2CO3)∶n(NaHCO3)=____________ , 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mol/L ,實驗③反應后,至少需繼續加入_____mL的該鹽酸溶液才能把混合物全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化學實驗中有時可以不使用任何化學試劑,通過相互滴加的方法就能將兩種物質鑒別開來,下列各組中不能用此法鑒別的是(_____)
A.KOH和Al2(SO4)3 B. NaOH和Ca(HCO3)2
C. NaAlO2和 HCl D. K2CO3和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密度為0.91g/cm3的氨水,質量分數為25%,該氨水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后,所得溶液質量分數為( )
A. 等于12.5% B. 大于12.5% C. 小于12.5%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哈密地區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有四種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試液呈紅色;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B、HC用樣的裝置分別作導電性試驗,發現后者的燈泡比前者亮,則這四種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哈密地區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00℃時,將0.1 mol N2O4置于1L密閉的燒瓶中,然后將燒瓶放入100℃ 的恒溫槽中,燒瓶內的氣體逐漸變為紅棕色:
N2O4(g)2NO2(g)。下列結論不能說明上述反應在該條件下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①N2O4的消耗速率與NO2的生成速率之比為1:2
②NO2生成速率與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燒瓶內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④燒瓶內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
⑤NO2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
⑥燒瓶內氣體的顏色不再加深
⑦燒瓶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⑧燒瓶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⑧ C. 只有①④ D. 只有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W、X、Y、Z均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加, W的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2倍, X-、Y+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Z的陰離子不能發生水解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Y>Z>X>W
B. 簡單氫化物的沸點: Z>X>W
C.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X
D. X與Y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