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晶體網狀結構(如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存在四面體結構單元, 處于中心,
處于4個頂角
B. 最小環上有3個原子和3個
原子
C. 最小環上和
原子數之比為1:2
D. 最小環上有6個原子和6個
原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由甲醇、氧氣和
溶液構成的新型手機電池,可使手機連續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
(1)寫出該電池負極電極反應式______
(2)若以該電池為電源,用石墨作電極電解含有如下離子的溶液。
離子 | ||||
電解一段時間后,當兩極收集到相同體積(相同條件)的氣體時(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及電極產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現象),陽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______;陰極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為(標準狀況)______。
(3)若用該電池做電源,用石墨做電極電解硫酸銅溶液,當電路中轉移時,實際上消耗的甲醇的質量比理論上大,可能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m、n、r為這些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常溫下,0.1 mol·L-1 m溶液的pH=13,組成n的兩種離子的電子層數相差1。p、q為其中兩種元素形成的單質。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原子半徑:X<Y<Z<W
B. X、Z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
C. 簡單氫化物的沸點:Y<W
D. Y、Z、W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課題,因而對碳和硫的化合物的綜合利用成為研究的熱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事實中,不能用來比較碳元素和硫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是______(填選項字母)。
A.有漂白性而
沒有
B.少量能與
反應生成
C.能使酸性
溶液褪色而
不能
D.溶液顯堿性而
溶液顯中性
(2)下圖是通過熱循環進行能源的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反應系統原理。
系統(Ⅱ)制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兩個系統制得等量的H2所需能量較少的是________。
(3)向1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1 mol ,發生反應2CO(g)+SO2 (g)
S(g)+2CO2 (g)。CO和CO2的平衡體積分數(φ)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圖中能表示CO的平衡體積分數與溫度關系的曲線為______(填“L1”或“L2”)。
②T1 ℃時,的平衡轉化率α1=_______,反應的平衡常數
_________。
③只改變下列條件,既能加快該反應速率,又能增大CO的平衡轉化率的是_____(填選項字母)。
A.增大壓強 B.充入一定量
C. 充入一定量 D.加入適當催化劑
④向起始溫度為 ℃的10 L絕熱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1 mol
,重復實驗,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_____
(填“>”“<”或“=”),理由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Ⅹ、Y、Z、W、M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Ⅹ、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種非金屬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離子就是一個質子;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的位置,它們的單質在常溫下均為無色氣體;M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r(M)>r(Y)>r(Z)>r(W)>r(X)
B. W和M形成的化合物不能與強堿反應
C. Ⅹ、Z、W三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一定為共價化合物
D. Y、Z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若與
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且2個
原子與3個
原子的電子總數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為硫元素
B. 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
C. 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D. 、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
區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K是某藥物的前體,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R-CN;
+
(1)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②的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③中的試劑X是________________。
(5)E屬于烴,其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H中所含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___。
(7)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H經三步反應合成K,寫出中間產物I和J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CO2可轉化成有機物實現碳循環。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1)3~9min內,v(H2)=_________mol·L-1·min-1。
(2)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反應中CO2與CH3OH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l:1(即圖中交點)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消耗3mol H2,同時生成1mol CO2
D. CO2的體積分數在混合氣體中保持不變
(3)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________
(4)平衡時混合氣體中CH3OH(g)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H、
H、
H互為__;O2、O3互為__。
(2)在下列固體中:a.CaCl2 b.KOH c.He d.H2SO4 e.NH4Cl f.金剛石
①其中不含化學鍵的物質是__。
②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物質是__(填序號)。
(3)如圖是幾種常見的電池裝置。請回答:
①電池Ⅰ中負極反應式是__,溶液中H+向__(填“負”或“正”)極移動,若1mol電子流過導線,則產生氫氣的物質的量是__mol。
②電池Ⅱ屬于__電池(填“一次”或“二次”).
③電池Ⅲ是氫氧燃料電池,寫出負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