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A,B,C,D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原子序數依次增大,D
-的電子層結構與Ar原子相同,則D為Cl元素,B和D同主族,故B為F元素,1molC單質能與冷水反應,在標準狀況下生成11.2LH
2,氫氣的物質的量為
=0.5mol,故C的價電子數為
=1,處于第ⅠA族,原子序數大于F元素,故C為Na元素,A元素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2,A最外層電子數為5,原子序數小于F原子,故A為N元素.
解答:解:A,B,C,D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原子序數依次增大,D
-的電子層結構與Ar原子相同,則D為Cl元素,B和D同主族,故B為F元素,1molC單質能與冷水反應,在標準狀況下生成11.2LH
2,氫氣的物質的量為
=0.5mol,故C的價電子數為
=1,處于第ⅠA族,原子序數大于F元素,故C為Na元素,A元素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2,A最外層電子數為5,原子序數小于F原子,故A為N元素,
(1)塔式元素周期表的實質是將原周期表的空隙部分進行了刪除形成的,與原元素周期表沒有本質的區別,在第四周期之后的ⅡA和ⅢA之間為過渡元素,各元素在周期表的物質如圖:

,故答案為:

;
(2)用電子式表示F與Na形成NaF的形成過程為:

,故答案為:

;
(3)K
+和Cl
-的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離子的半徑r(Cl
-)>r( K
+),
故答案為:r(Cl
-)>r( K
+);
(4)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比較有很多方法,其中A和D的非金屬性強弱的研究方案中:
①單質的顏色為物理性質,不能說明非金屬性強弱,故錯誤;
②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越穩定性,故氫化物穩定性可以說明中心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故正確;
③原子半徑大小是原子結構,影響元素非金屬性還有其它因素,僅原子半徑大小不能說明非金屬強弱,故錯誤;
④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中心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故正確;
故答案為:②④;
(5)N元素能與另外三種元素中的一種元素形成共價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個數比為1:3,則為NR
3型,相對分子質量為120.5,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5.5,為Cl元素,該化合物為NCl
3,分子中N原子與Cl原子之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則該物質的結構式為

,
故答案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