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酸雨形成過程,則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pH<6.5的雨水稱作酸雨
B. 在酸雨形成過程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C.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被列為空氣質量日報表首要污染物
D. 防止酸雨,應調整能源結構,優化能源質量,從源頭上控制SO2、NOx的排放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二下學期月考(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冰中既存在范德華力,又存在氫鍵
B.簡單立方是非密置層三維堆積形成的, 面心立方是由密置層三維堆積形成的
C.所有共價鍵都有方向性, 形成氫鍵的三個相關原子可以不在條直線上
D.金屬晶體的導電、導熱性都與自由電子有關, 離子晶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導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云南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統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某溶液X由Fe3+、SO42-、Cu2+、Na+、CO32-、Al3+中的幾種離子組成。取少量待測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另取少量待測滴加NaOH溶液至pH=4后過濾,向濾液中繼續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時又得到沉淀W和溶液Y。可能用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沉淀物 | Fe(OH)3 | Cu(OH)2 | Al(OH)3 |
開始沉淀的pH | 1.9 | 4.7 | 3.4 |
沉淀完全的pH | 3.2 | 6.7 | 4.7 |
A. 該溫度下Ksp[Fe(OH)3]=1×10-14.6
B. W主要含有 Cu(OH)2和Al(OH)3
C. 溶液X中一定含有Cu2+、Fe3+和SO42-
D. 取溶液Y進行焰色反應,可判斷溶液X中是否含有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設計可行的是( )
A. 將O2和H2的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以除去其中的H2
B. 加鹽酸后過濾,除去混在銅粉中的少量鎂粉和鋁粉
C. 用萃取的方法分離汽油和煤油
D. 用溶解、過濾的方法分離KNO3和NaCl固體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著質量相同的鋁球和鐵球,此時杠桿平衡。然后將兩球分別浸沒在溶液質量相等的稀燒堿溶液和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鋁球表面有氣泡產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桿不平衡
B. 鋁球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澄清;鐵球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藍色變淺,杠桿右邊下沉
C. 反應后去掉兩燒杯,杠桿仍平衡
D. 右邊球上出現紅色,左邊溶液的c(O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桂林市、崇左市高三聯合調研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甲醇汽油是一種新能源清潔燃料,可以作為汽油的替代物。有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 H2O(l)△H=-44kJ/mol
I.寫出CH3OH(l)不完全燃燒生成CO和H2O(l)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II. 工業上可用CO和H2制取甲醇:CO(g)+2H2(g)=CH3OH(g) △H=akJ/mol。為研究該反應平衡時CO轉化率與反應物投料比(反應物投料比=)以及溫度的關系,研究小組在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模擬反應,并依反應數據繪出下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熱a____0(填“>”或“<”),判斷理由是______。
(2)在其他條件相同,曲線I、II分別表示反應物投料比不同時的反應過程曲線。
①反應物投料比I_____II(填“>”或“<” 或“=”)。
②若按曲線II反應,n(CO)起始=10mol,反應物投料比=0.5,則A點的平衡常數(Ka)值為____,B點的平衡常數(Kb)值為________________。
(3)為提高CO的轉化率,除了可以適當改變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外,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西省桂林市、崇左市高三聯合調研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產生話息息相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硅膠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劑 B. 可用熱堿水清洗炊具上的油漬
C. 鐵表面鍍鋅可增強其抗腐蝕性 D. 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是導致霧霾天氣的重要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衡陽市高三實驗班第六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工業生產中產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將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利用電化學原理吸收SO2和NO,同時獲得 Na2S2O4和 NH4NO3產品的工藝流程圖如下(Ce為鈰元素).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Ⅱ中NO在酸性條件下生成NO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與NaOH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中,它們的物質的量分數ω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1所示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標號)。
A.pH=7時,溶液中c( Na+)<c (HSO3-)+c(SO32-)
B.由圖中數據,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級電離平衡常數Ka2≈10-7
C.為獲得盡可能純的 NaHSO3,應將溶液的pH控制在 4~5為宜
D.pH=9時溶液中c(OH-)=c(H+)+c(HSO3-)+2c(H2SO3)
②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標況下)SO2,則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為 。
③取裝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應裝在 (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判斷滴定終點的方法是 。
(3)裝置Ⅲ 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 ,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圖中A為電源的 (填“正”或“負”)極。右側反應室中發生的主要電極反應式為 。
(4) 已知進入裝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濃度為 0.4 mol/L ,要使 1m3該溶液中的NO-2完全轉化為 NH4NO3,需至少向裝置Ⅳ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 O2的體積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陜西省高三3月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和Fe2O3等。從鋁土礦中提煉Al2O3的流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濾液Ⅰ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NaAlO2和NaOH
B. 濾液Ⅲ的含大量的陰離子是HCO3-
C. 反應Y的離子方程式是2AlO2-+CO2+3H2O=2Al(OH)3↓+CO32-
D. 濾液Ⅱ中通入過量的X的目的是使AlO2-充分沉淀而不引進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