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鎂固體時,鎂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促進一水合氨電離;加入少量NaOH固體,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促進氨氣逸出;
(2)溶液中存在平衡 Mg(OH)2 (S)?Mg2+(aq)+2OH-(aq),加入NH4Cl溶液會發生OH-+NH4+=NH3•H2O,導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故懸濁液逐漸溶解.
解答 解:(1)向氨水中加入氯化鎂固體時,鎂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加入少量NaOH固體,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動,抑制氨氣溶解,則促進氨氣逸出,所以發生的現象是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答案為:右;減少;左;能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Mg(OH)2的懸濁液中中存在平衡 Mg(OH)2 (S)?Mg2+(aq)+2OH-(aq),加入NH4Cl溶液會發生OH-+NH4+=NH3•H2O,導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故懸濁液逐漸溶解,所以看到的現象為濁液逐漸溶解,
故答案為:濁液逐漸溶解;溶液中存在平衡 Mg(OH)2 (S)?Mg2+(aq)+2OH-(aq),加入NH4Cl溶液會發生OH-+NH4+=NH3•H2O,導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故懸濁液逐漸溶解.
點評 本題考查了弱電解質的電離,明確弱電解質電離特點是解本題關鍵,再結合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確定平衡移動方向,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烷、乙烯和苯都可以從化石燃料中獲得,都能使溴水褪色 | |
B. | 乙烯和苯分子都存在碳碳雙鍵,因而都能發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 | |
C. |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既能鑒別乙烷和乙烯,也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得到純凈的乙烷 | |
D. |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鑒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濃度為0.1 mol/L | B. | 稀釋至100 mL時,pH=11 | ||
C. | 加入少量NH4Cl固體,c(OH-)不變 | D. | 加入少量NaOH固體,c(NH4+)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溴化鈉只有一部分反應,氟化鈉未反應 | |
B. | 氟化銀溶于水 | |
C. | 沉淀是氟化銀 | |
D. | 沉淀是氟化銀與溴化銀的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裝置中,Zn的質量均減小 | B. | 甲、乙裝置中,Cu上均有氣泡產生 | ||
C. | 化學反應速率 乙>甲 | D. | 甲中H+移向Zn,乙中SO42-移向Z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達到化學平衡時:5v正(O2)=4v正(NO) | |
B. | 達到化學平衡時:4v正(O2)=5 v逆(NO) | |
C. | 任何時候化學反應速率關系:2v逆(NH3)=3v正(H2O) | |
D. | 任何時候化學反應速率關系:2v逆(NH3)=3v逆(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