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其中元素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而己是由C元素形成的單質,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丁由兩種10電子粒子形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元素C形成的單質可以在點燃條件分別與元素ABD形成的單質化合,所得化合物均存在共價鍵
B. 元素BCD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D)>r(C)>r(B)
C. 往戊溶液中逐滴滴入同濃度的鹽酸,立即產生大量氣泡
D. 1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約個電子
【答案】A
【解析】
A、B、C、D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其中元素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則D為Na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而己是由C元素形成的單質,己不可能是Na,丁由兩種10電子粒子形成,根據反應:甲+乙=丁+己,結合元素守恒可知,則丁中含有鈉元素,因此丁只能為氫氧化鈉,則A為H、C為O、D為Na元素,故己為氧氣,可知甲是Na2O2、乙是水,再根據反應:甲+丙=戊+己,可知丙是二氧化碳,戊是碳酸鈉,則B為C,結合對應單質、化合物的性質解答。
A. 元素C形成的單質為氧氣,在點燃條件可以與元素H、C、Na形成的單質化合,所得化合物可能為水、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過氧化鈉,均存在共價鍵,故A正確;B.一般而言,電子層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元素B、C、D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r(D)>r(B)>r(C),故B錯誤;C.往碳酸鈉溶液中逐滴滴入同濃度的鹽酸,首先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沒有氣體產生,故C錯誤;D. 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中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1mol過氧化鈉與足量的水完全反應轉移1mol電子,約6.02×1023個電子,故D錯誤;故選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烷烴的通式為CnH2n+2,隨n值增大,碳元素的質量百分含量逐漸減小
B. 乙烯與溴加成反應的產物為溴乙烷
C. 1 mol苯恰好與3 mol氫氣完全加成,說明苯分子中有三個碳碳雙鍵
D. n=7,主鏈上有5個碳原子的烷烴共有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由3種單體加聚得到
B. 氨基酸溶于過量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的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陰極移動
C. 甲苯與足量H2加成產物的一氯取代物有5種
D. 分子式為C4H6O2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的有機物有3種(不含立體異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表中八種短周期元素的有關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
B. 元素②氣態氫化物的沸點小于元素⑤氣態氫化物的沸點
C. 元素⑤對應的離子半徑大于元素⑧對應的離子半徑
D. C1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總能量
C.Y的能量一定高于N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鍵線式是有機物結構的表示方法之一,碳鏈用線段表示,氫原子省略不寫,如圖所示是藥物異搏定合成路線中的某一步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質X的化學式為C7H6O2
B. 物質Y中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
C. 物質Z中在同一平面內最多的碳原子可能有13個
D. 物質Z含有兩種官能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或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圖裝置:用蘸有待測液的鐵絲,檢驗K+
B. 乙圖裝置:從食鹽水中提取氯化鈉
C. 丙圖裝置:驗證NaHCO3和Na2CO3的熱穩定性
D. 丁圖裝置:分離水與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